字體大小:

讓人『直冒冷汗』漫談低血糖

我們都知道,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發生的機率和血糖控制的良窳有極大的關聯性。但是絕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都有低血糖的經驗。低血糖發生時,心悸、手抖、冒冷汗、強烈飢餓感等等的不舒服,曾經歷過的人一定畢生難忘。一般而言,血糖值如果低於70mg/dl,就有可能發生低血糖的症狀。臨床上,低血糖的診斷有其嚴謹的定義,那就是要符合所謂的『惠普低血糖診斷三要項』Whipple’s Triad。這個有名的『三要項』是由外科醫師艾倫惠普(Allen Oldfather Whipple)在上個世紀30年代所提出來的。『三要項』的內容包括:(1)有低血糖的症狀(2)有症狀時測量到的血糖值偏低(3)補充糖分之後症狀緩解。

艾倫惠普是何許人也?艾倫惠普於西元1881年出生於當時的波斯,也就是今天的伊朗。不過惠普並非波斯人,而是美國人。因為他的爸爸是傳教士,當時正好在波斯傳教。而他的童年也在波斯度過,直到14歲才回到美國。不過這14年對他來說並非虛度光陰。在當時的多語言環境下,他竟然學會了法語、亞美尼亞語、敘利亞語、土耳其語及波斯語,加上他的母語英語, 總計是六種語言,也算得上是個語言天才。

回到美國之後,惠普接受了正規的醫學教育,並在畢業之後選則成為外科醫師,並且在1921年成為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的教授。他在30年代發現一群有胰臟有腫瘤的病人,會產生低血糖的症狀。這時給予葡萄糖水之後,可以解除症狀,所以在1935年時學術報導上描述這樣的現象,也就是Whipple's Triad。後來證實這些胰臟的腫瘤是分泌胰島素的內分泌腫瘤,惠普也發明了名為『惠普氏手術』Whipple's Operation來切除這些腫瘤。惠普就因為這兩個醫學專有名詞而留名後世。

葡萄糖是一種單醣,是身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碳水化合物(如澱粉)是我們飲食中葡萄糖的主要來源。在經過胃腸道的消化之後,葡萄糖被吸收進入循環中,帶到身體的各個細胞,提供正常生理活動所需的能量。過剩的葡萄糖形成為肝醣,可能被貯藏於肝臟或是肌肉細胞當中。身體當中的各種賀爾蒙又相互作用,嚴密控制血糖在一穩定的範圍之內,所以正常的人在一般的情況下,並不會發生血糖過高或過低的情況。

然而,糖尿病患如果因為降血糖藥物、飲食或運動三者發生不平衡的時候,就有可能血糖逐漸降低的情況。當然我們的身體在血糖降低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產生保護的機制。當血糖降到80mg/dl以下時,體內胰島素的分泌就會暫停。如果血糖仍然持續下降到65mg/dl以 下時,反向調節荷爾蒙將開始動員反應,以對抗低血糖。這些荷爾蒙包括:升糖激素、腎上腺皮質酮(身體內源性的類固醇)、生長激素及兒茶酚氨(腎上腺素及正腎上腺素)。這時候,因為腎上腺素及正腎上腺素刺激交感神經,我們就會產生諸如四肢或全身發抖、焦燥不安、心跳加快、冒冷汗、舌頭或嘴唇發麻等的症狀,以及誘發強烈的饑餓感。這些就是交感神經刺激所引發的警告症狀,提醒我們要小心低血糖,應該要快點進食了。

由於我們的中樞神經,也就是大腦,一定要靠葡萄糖做為唯一的能量來源。但是它即使不會製造,也無法儲存葡萄糖,必須依賴血液不停的供應的葡萄糖。所以一旦血糖繼續往下走,一旦掉到50mg/dl以下,就會發生中樞神經症狀。這些症狀包括注意力無法集中、複視、反應遲鈍、失去定向感、甚至性格改變。如果沒有即時扭轉低血糖的趨勢,接下來就是抽筋、暈厥、昏迷,嚴重者可能死亡。

糖尿病患發生低血糖的原因,一來可能是降血糖藥物藥引起(例如:打了太多胰島素,或使用過量的口服降血糖藥)。二來飲食或運動的改變,也有可能誘使其發作(常見的有吃的太少或進食時間不適當)。如果藥物、飲食及運動之間的配合不當,也有可能導致低血糖。在使用降血糖藥物之後食物的攝取量不足,運動量突然間的大增,或運動時缺乏適當的食物補充。另外,因為酒精可能抑制肝臟的糖質新生作用,所以空腹喝太多酒也有可能引發低血糖。

如果產生低血糖症狀時,患者意識清醒且可吞嚥時,應該要立即進食含糖食物(例如:方糖、果汁、巧克力或可樂等等)。另外在一般的藥房皆可買到的「葡萄糖錠」,也是很好的選擇,應隨身攜帶。如果醫生曾經處方「升糖激素注射包」,也可先自行施打,再儘速進食。如果十分鐘後症狀仍未改善,可再重複吃含糖食物,直到症狀消失。當不適的症狀消失後,應儘速進食正餐或點心,以防再次血糖下降。但是若低血糖反應持續,則應立即求醫。因為某些降血糖藥物從體內排出的時間可能長達數小時到兩三天,這個時候可能需要住院以葡萄糖水靜脈注射防止低血糖再發。如果病患在已經意識不清,就不能給病人吃東西,以防止食物誤入氣管。 此時必須馬上送醫注射葡萄糖水。

正因為低血糖有其風險,在較為年長的患者,可以把血糖控制的目標「略為」放寬,特別是年紀超過八十歲的老人家,糖化血色素的目標只要定在8%就好,以防止意外嚴重低血糖而造成心血管或腦部受損。

最後來談談如何預防低血糖的發生,最重要的原則是飲食、運動及藥物三方面的平衡。飲食要定時且定量,不可因工作或睡覺等等延誤進食時間太久,另外不可空腹去運動或長時間激烈運動。如需長時間或大量運動之前,請適量進食點心。口服降血糖藥需照醫囑服用,餐前或飯後的藥要區分清楚。胰島素注射劑量要正確,注射後應進食。一旦當發生低血糖之後,應分析原因,避免再次發生低血糖。另外,在血糖不穩定或正在調整胰島素劑量時,請常常測量血糖,以免再生發生低血糖而使得身體感受低血糖的能力下降。

低血糖的症狀雖然可怕,但是經過適量的預防,的確可以明顯減少發生率。除了病患本人以外,家屬或朋友也要對低血糖的症狀及處理也要有一定的認識。萬一嚴重發作時,常常是身邊的人救你一命。最後還要提醒的一點是,病患應該隨身攜帶糖尿病識別卡,一旦發生任何糖尿病的嚴重併發症,可是又沒有熟人在身邊的時候,識別卡可以讓幫助者做出正確的決斷,防止併發症造成更進一步的傷害。
本文作者:亞東紀念醫院新陳代謝科 李明蒼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