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耐心+細心,減少「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是常見兒童過敏性疾病之一,與氣喘及過敏性鼻炎有許多相同與相異之處。通常在嬰幼兒期表現而隨年齡增長,症狀會漸緩解。異位性皮膚炎在醫學上的定義是皮膚一種慢性及反覆性發炎而致搔癢症狀,且具有遺傳性及過敏體質。由國家健保資料統計顯示台灣在20歲以下的盛行率約為9.6%,如同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的盛行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

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機轉,目前認為是皮膚屏障受損及免疫系統過敏發炎反應共同造成,而後因癢及搔抓形成了惡性循環(Scratch itch cycle)。

除了與父母親的過敏體質有顯著關聯性,環境中的誘發因子亦影響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及嚴重度。食物性過敏原(牛奶、蛋白等)與嬰兒期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與嚴重度有關。吸入型過敏原(塵螨、寵物皮屑及花粉等)也被證實會影響其發生與嚴重度。患者的皮膚表現可以從急性期的強烈搔癢和紅斑性丘疹至慢性期的皮膚苔癬化、增厚疹子。患者常因反覆搔癢影響了睡眠品質進而影響日常工作及學習。也會因皮膚外觀影響了社交活動,造成心理及情緒障礙。異位性皮膚炎的鑑別診斷包括慢性皮膚病如乾癬、皮膚感染、惡性腫瘤、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缺失疾病或代謝問題如維他命B6缺乏等。

有關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一開始需做好基礎保濕工作,洗完澡(洗澡時避免使用酵素、香精或人工色素產品)皮膚仍有一些濕度時建議立刻塗上專業的保濕產品,且可在一天中重覆做保濕動作,可幫助受損皮膚屏障修復。保濕劑依不同的組成可區分為乳液(Lotion)、凝膠(Gels)、乳霜(Creams)及軟膏、油膏(Ointments)。夏天容易流汗時可選擇乳液,而冬天或極度皮膚乾燥膚質可選擇乳霜保濕劑。

隨嚴重度增加,治療會從局部的類固醇塗抹藥物(需和保濕劑間隔15∼30分鐘)、局部的免疫抑制劑塗抹到全身的系統性治療(包含了全身性類固醇治療、抗組織胺、口服免疫抑制劑、光照治療或甚至生物製劑的給予)。

患處若有感染,也會使用局部或全身(口服或靜脈注射)性的抗生素治療。有時在急性疾病惡化時也會用濕敷療法來避免搔抓、加強保濕及加強藥物吸收。除了保濕劑及藥物處置,也需維持環境的空氣流通、減少環境刺激物(懸浮微粒、甲醛、游泳池氯化物、清潔劑等)、保持清潔(避免細菌及徽菌)、控制屋內濕度及溫度。

對於家族中有明顯過敏病史的家庭,建議於新生兒出生後至少哺育母乳六個月以上。若嬰兒沒有過敏症狀,可於四至六個月期間開始添加副食品(當新生兒的兄、姊對雞蛋、花生、堅果、小麥、牛奶和魚類過敏時則需限制這些食物)。若餵食母奶有困難或奶量不足時,應選擇水解蛋白的低過敏奶粉。

異位性皮膚炎需耐心及細心照顧的慢性疾病,但只要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維持良好的醫關係、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就可以將皮膚狀況改進到理想狀況,減少就醫次數,擁有好的生活品質。

註:本文內容整理至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及免疫學會發行之〈台灣兒童異位性皮膚炎診療及衛教指引手冊〉
本文作者:兒童醫院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 高峻凱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