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認識周邊動脈阻塞疾病

周邊動脈是離開心臟後主動脈的分支及末支,而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是起因於慢性動脈粥狀硬化。周邊動脈粥狀硬化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疾病,年輕人的周邊動脈血流順暢,但隨年紀增長,周邊動脈可能逐漸狹窄,膽固醇斑塊會附著於周邊動脈管壁,使周邊動脈血管內膜增厚,周邊動脈管腔會因此變狹窄進而造成缺血症狀,抽菸、糖尿病、高血脂、年紀大、家族病史,皆是周邊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會造成周邊動脈提早老化與狹窄。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多好發於下肢,依血管狹窄程度不同,有不同表現症狀包括麻、痛、冰冷、蒼白、肌肉萎縮、間歇性跛行、皮膚病變、慢性潰瘍,若繼發感染會引起肢端壞死, 進而引起敗血症。

周邊動脈疾病的盛行率大約從40歲開始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很容易被忽略,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是造成50歲以上病人行動不便的主因之一。在台灣,隨著飲食多高油脂、高糖、高熱量,抽菸人口增加且年輕化,再加上代謝徵候群比例提高,造成發生率逐漸攀升。在臨床統計上,55歲以上有症狀的病人在5年後約有5%的病人需接受截肢,更有高達30%的病人會因心血管的問題而死亡。

臨床上有許多檢查可幫助診斷,大多以非侵入性檢查為主,包括腳踝-手臂動脈壓比值檢查、踏車運動試驗、節段血壓測量、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血管攝影術和磁振血管攝影術。

藥物治療主要是減少症狀及預防惡化,臨床上以cilostazol及抗血小板製劑為主。此外,介入性治療包括經皮穿刺動脈腔內整形術及血管繞道手術,嚴重的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或是急性周邊動脈血管阻塞病人通常無法以藥物改善,這時就有要跟醫師討論是否要接受積極介入性治療。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