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肺部的無情殺手-肺癌,你不可不知! 漫談肺癌診斷篇

氣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結核及肺癌是胸腔內科的四大疾病。前三者均是可透過藥物而得到良好的控制,其中肺結核甚至是可治癒的疾病。然而,肺癌卻是肺部的無情殺手。根據台灣癌症登記中心及衛福部的資料顯示,肺癌的發生率逐年攀升。就全國主要癌症死亡原因而言,肺癌於2013年高居首位。不管是男性或是女性,肺癌的致死率仍是高居首位。如此讓人聞之喪膽的無情殺手,你不可不知!

罹患肺癌的患者中,85%-95%是因吸菸或曝露二手菸所導致。根據統計,吸菸者得到肺癌的相對風險是不吸菸者的20倍。其中隨著吸菸的數量越大以及吸菸的時間越長,罹患肺癌的機會就會越大。至於曝露二手菸的人罹患肺癌的相對風險是一般人的1.24倍,也就是說,和吸菸的人一起相處,因吸入二手菸,會增加20%-30%罹患肺癌的機率。除了香菸以外,肺癌的危險因子還包含石棉或氡氣(Radon)的曝露,反覆肺部的發炎,因肺結核導致的肺纖維化,曝露其他的致癌物,如:多環芳香烴,鉻,鎳等以及家族史。

就家族史而言,父母、兄弟姊妹或是一等親罹患肺癌者,其得到肺癌的相對風險是一般人的1.8倍。對於親人中多位罹患肺癌或是於年紀較輕時就診斷肺癌者,其相對風險則更大。此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以及肺纖維化的患者罹患肺癌的機會也較一般人高。根據資料顯示,在吸菸的肺癌患者中,有12%患有COPD。在不吸菸的肺癌患者中則有10%患有COPD。

臨床上,肺癌常引起的症狀是慢性咳嗽、呼吸困難、咳血、體重減輕、胸痛等。然而,有很多的患者是沒有症狀的,也是導致很多民眾忽略這個疾病最重要的原因。一旦因以上症狀被診斷肺癌者,居多數已是晚期疾病,這就是肺癌位居癌症死亡之冠的主要原因,也是醫界極力改善肺癌預後最大的絆腳石。簡單舉例,IA期的肺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大約75%,IB期大約71%,IIA期約58%,IIB期約49%。第3及第4期的肺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皆小於25%。可見越後期,存活率就越低,死亡率就越高。

因此,肺癌篩檢是很重要的。我們希望借助肺癌篩檢,找出還未能夠造成臨床症狀的病兆,早期診斷肺癌,降低肺癌的致死率,改善肺癌的預後,同時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相較於胸部X光,低劑量電腦斷層(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對於肺癌篩檢是個更精密更有利的工具。根據NLST(The National Lung Cancer Screening Trial)的結果,低劑量電腦斷層相較於胸部X光可以減少20%肺癌致死的相對風險。至於篩檢的對象,建議於55至74歲的民眾,及每天吸菸的數量(以包為單位)乘上吸菸時間的參數大於30的高風險群。55至74歲且戒菸少於15年的民眾也算是高風險群,也建議進行肺癌篩檢。

肺癌的分類,大於85%為非小細胞肺癌,13%-15%是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又可區分為非鱗狀上皮癌,例如:肺腺癌、大細胞癌等、以及鱗狀上皮癌。其中最常見的是肺腺癌。

就診斷而言,肺癌的診斷工具,須視病灶的大小,位置以及是否有縱膈腔淋巴結或遠端轉移而定。此外,患者自身的潛在疾病,也會影響醫師選擇診斷工具的抉擇。若患者的病灶位居中央靠近大氣道,則可透過痰液細胞學或傳統支氣管內視鏡而診斷。就痰液細胞學而言,其敏感性約66%,特異性約99%,然而,它只能提供細胞學診斷,無法提供組織學的診斷。因此,對於分子生物學的檢測,例如:上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體基因(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的檢測,就無法執行。

傳統支氣管內視鏡則可透過支氣管沖洗及刷洗,以及切片,而同時取到細胞學及組織學的診斷。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目前也出現了螢光支氣管內視鏡(Autofluorescence Bronchoscopy)。它除了配備白光光源以外,也配備了藍光光源及特殊光學濾鏡,使得正常的氣管或支氣管上皮呈現綠色(如:圖一),異常的氣管或支氣管上皮呈現紫紅色(如:圖二)。螢光支氣管內視鏡能夠發現傳統白光支氣管內視鏡所無法診斷的上皮病灶,特別是癌前上皮病灶,其敏感性達90%,特異性約56% 。

若患者的病灶位居肺部的週邊,遠離大氣道,則可透過支氣管內視鏡超音波,導航式支氣管內視鏡或電腦斷層指引切片得到診斷。若病灶貼近胸廓,則可透過超音波指引切片得到診斷。隨著超音波指引切片的普及化,目前已變成門診檢查的一部分,民眾不需住院檢查就可進行檢查。

由於縱膈腔淋巴結對於肺癌的定期舉足輕重,因此,若胸部電腦斷層出現可疑的縱膈腔淋巴結,則需進一步的確診。正子電腦斷層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運用氟-18標記葡萄糖作為放射藥劑,可對體內器官或組織進行代謝評估。由於癌細胞的代謝較正常組織快速,因此攝取氟-18標記葡萄糖也較多,進而區分癌細胞與正常細胞,其敏感性高達96%,特異性達88%。若正子電腦斷層掃描無法區分出縱膈腔淋巴結的特性,則需要借助支氣管內視鏡或經食道內視鏡超音波進行縱膈腔淋巴結抽吸與切片,或是以手術的方式進行縱膈腔鏡手術。

若患者在疾病初期時就有肋膜積水,則可透過胸水抽取術取得肋膜積液,進行細胞病理學的檢測。若患者身上有懷疑的轉移病灶,例如:皮膚等,也建議進行組織切片。

一旦確診為肺癌後,會進行進一步的定期檢查。這包含了腦部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骨骼掃描以及正子電腦斷層掃描等。進行這些檢查的原因是因肺癌常轉移到腦部,骨骼及腎上腺等器官,透過這些檢查,就可得知疾病侵犯其他器官的程度,之後就可訂定肺癌的期別,進而決定治療的方式。

隨著在本國發生率的逐年攀升,「肺癌」這個無情的殺手,你不可不知!民眾應更關心自己的肺部,更積極的進行篩檢。
本文作者:亞東醫院胸腔內科 林祖權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