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空氣污染,增加孩童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

兩歲的宥宥從六個月大開始就有全身性的異位性皮膚炎,平常在爸媽的勤勞照料下,皮膚維持水嫩光滑。但是就在今年進入秋冬季節之後,卻常常在臉頰、脖子、四肢關節處和肚子反覆發生紅疹、搔癢、抓破皮的症狀,每個星期都必須到門診求診拿藥。爸媽覺得非常沮喪,再加上因為症狀嚴重讓宥宥晚上常常睡不好,在床上翻來覆去,甚至需要大人起床安撫,導致爸媽面容憔悴,身心俱疲。

圖片來源:by arztsamui from FreeDigitalPhotos.net

在門診經過詳細問診和理學檢查之後,確定是異位性皮膚炎的急性發作,但是,原因呢?

因為宥宥有異位性皮膚炎的病史,所以家中環境爸媽早就已經進行防塵螨的處理。門診中再次跟媽媽確認後,排除塵螨的影響。接著懷疑是食物的關係,但請媽媽在家中進行簡易食物激發測試後,也排除掉食物問題。

經過三個多星期的追蹤,綜合分析宥宥皮疹症狀起伏情況,發現宥宥急性發作的時間,大致都跟PM 2.5的高濃度警戒一致。再次追問之下,才知道宥宥一家住在大馬路邊,因為活潑好動,待不住家裡,所以全職的媽媽每天都會帶他出門到附近街上或公園走走,讓宥宥的皮膚直接暴露在每天不同的空氣環境之中。一但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濃度上升,就直接刺激了宥宥脆弱敏感的肌膚,導致他的症狀難以控制、反覆發作。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龍厚玲表示,異位性皮膚炎的成因包括遺傳過敏體質及環境過敏原的刺激。近年國際上的最新研究發現,皮膚天然屏障的缺陷也佔重要角色: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幼童,他們皮膚的脂質成分filaggrin以及神經醯胺有先天性的缺損,處在防護不足的情況下,除了會造成皮膚角質層水分散失過快之外,對外界刺激是沒有抵抗力的。當環境中PM 2.5等空氣污染物質濃度增加,大量接觸到原本已經破損的皮膚,會直接與真皮層的免疫細胞發生反應,使免疫細胞聚集在患處,致使發炎反應加劇並產生奇癢難耐的感覺。這時小朋友直覺反應就是搔抓患處,導致皮膚破損發炎更嚴重,甚至造成表皮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二度感染,嚴重者還可能進展成敗血症。

PM 2.5在近來成為國內環保和健康上備受矚目的話題,主要原因在於他對全身多處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而皮膚會直接大面積接觸到PM 2.5等空氣汙染粒子,所受的影響更不容小覷。

有鑑於此,國內外專家進行各項臨床試驗探究PM 2.5及其他空氣汙染微粒與皮膚疾病,特別是異位性皮膚炎的關聯。目前得知較明確的結論包括:孕婦接觸高濃度PM 2.5,特別再加上出生後暴露在二手菸的環境,會增加嬰兒發生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此外,在已經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幼童,高濃度的環境PM 2.5會加重皮膚發炎程度及癢感,與症狀控制和病童生活品質有直接的正相關。另外根據國內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住家距離車流量大的大馬路較近的過敏性疾病患者,較容易受影響。

因此,龍厚玲建議孕婦及有過敏性體質的幼童,在PM 2.5濃度較高的日子儘量不要外出,待在室內關上門窗,並且在家中裝設具有高效能過濾系統(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 HEPA)的空氣濾淨機(可過濾掉直徑達0.3μm的粒子)。即便不得已外出也儘量避開車流較多的大馬路,並且配戴口罩。外出回家之後儘快盥洗,換上乾淨衣物,並且立即保濕。

而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更需要爸媽平日對肌膚的勤加保養。包括選用含有神經醯胺成分、較滋潤(譬如乳霜就比乳液滋潤)、不含香精色素等化學成分的保濕劑,在洗完澡後三分鐘之內進行全身塗抹以將水分保留在皮膚上;皮膚狀況較差的病童可以一天進行多次保濕。穿著100%棉質衣物,避免毛料或有花邊容易造成搔癢的材質。小朋友跑跳之後流汗,儘快用溼手帕擦拭汗液,最好能趕緊換上乾爽衣物。家中寢具進行完整的防塵螨處理,並維持適當溫溼度(建議維持50-60%的濕度)。當幼童初次嘗試未曾接觸過的食物時,要仔細觀察皮膚狀況有無變化;若有懷疑食物過敏,應即停止食用並與醫師討論。如果不小心急性症狀發作,應儘早到門診求診,在醫師指示下使用局部或口服控制藥物,避免症狀惡化。
本文作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 小兒科 龍厚玲 主治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