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治療下背痛,中醫緩解有方法

前幾天有病人來看診,說是之前我治療下背痛的病患推薦而來,經他一說,便想起這個下背痛病患,年約40歲男性,本身並無明顯跌撲損傷病史,工作時常需要彎腰搬重物,下背痛已經多年,骨科X光檢查為腰退化性關節炎,轉介至復健科治療,症狀有所改善,之後因為工作關係,便停止治療,上次前來中醫針傷科治療,是因為想嘗試另一種治療方式,當次門診,敘述下背痠痛,疼痛最明顯時曾經無法工作,腰部活動尚屬正常,唯下彎與坐姿起身較痠痛,並無明顯麻感傳至腿部,從腰部經大腿外側到小腿後側肌肉緊繃,按壓痠痛異常,便施予針灸與傷科推拿手法治療,結束後肌肉緊繃程度明顯下降,病患也覺得痠痛感明顯減緩許多,並囑咐其服用中藥,調理身體,強化筋骨,再配合衛教拉筋與運動,現在3個月過後,病患症狀已減少許多,大部分時間已無明顯痠痛,只有偶而天氣較冷或是工作較重時稍微痠痛,病患甚為滿意,所以介紹工作上的朋友來我門診治療。
 
下背痛是中醫針傷科門診常見疾病之一,根據統計曾有80%的國內人口有下背痛的經驗,若以痠痛來看,是僅次於頭痛的疾患,經統計9成以上為人體力學因素引起,包括7成以上的下背痛是腰部扭傷引起,約1成原因為退化性關節炎,剩下其他原因有椎間盤突出、骨質疏鬆症引起的壓迫性骨折、脊椎滑脫或狹窄,最後不到百分之三的原因才是腫瘤、感染或其他系統性臟器引起,如腎臟發炎或帶狀?疹等原因引起,由此可知,下背痛大多不是嚴重的疾病造成,但卻會大大的影響生活,甚至影響工作表現,造成勞動力的龐大損失。
 
腰背部是所有脊椎中承受最多重量的部分,會因為姿勢不良、缺乏規律的運動、體重過重,而引起下背部疼痛,並且普遍發現,老年人的下背痛的頻率較年輕人高,孕婦產後半年產生下背痛情形也多達25~43%,而且下背痛的復發率高,估計一年內再復發的機率高達7成,難怪有人將下背痛,尤其是續發的慢性下背痛(chronic lower back pain, CLBP)稱為最典型的非癌症慢性頑固性疼痛。
 
一般疼痛模式可分為,急性發作時腰部疼痛,較少酸楚感且活動時加劇疼痛感,甚至影響活動而受限,常見於俗稱「閃到腰」的腰部急性扭拉傷,大多傷及肌肉韌帶,一般多加休息,一周可逐漸改善,另一種為慢性發作,多為腰部痠痛,疼痛較少,活動時關節僵硬,多為腰部退化性關節炎,若有出現麻痛感且從腰部傳至腿部則須注意可能「壓到神經的」椎間盤突出或滑脫等相對嚴重的疾患。
 
從中醫角度來看,下背痛常為跌打損傷、勞損和年老肝腎虛損等導致經絡阻滯,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簡單來說,跌打損傷就是外力造成傷害,使瘀血凝滯、筋骨受損而氣血運行不暢,造成腰部疼痛,此種疼痛特點為痛有定處,常表現為刺痛且有局部血瘀。而勞損和年老肝腎虛損類似,勞損多為久坐、久臥、久行、久立,或長期姿勢不良造成某一部分長時間過度出力所致,特點為腰部痠痛緊繃,活動加劇,休息緩解,偶而嚴重者,腰部活動僵硬不利。而年老肝腎虛損所導致的腰痛,多為「痠軟」無力,甚至有冷痛感覺,活動僵硬受限等表現,因「腎為腰之府」及「腎主骨,肝主筋」,肝腎充足時可帶動身體的氣血溫養腰部筋骨,若不足時,腰部筋骨失養,則退化痠軟無力。
 
中醫治療下背痛,以針灸、推拿與中藥治療為主,並輔以拔罐或筋骨調整等手法來達到緩解痠痛、舒筋活血,甚至調理身體臟腑器官,達到腰部氣血通暢與養筋壯骨的作用。
 
在針灸方面,已廣為世界所推廣,如2005年的系統性回顧研究指出針灸對於慢性下背痛的疼痛緩解與功能回復是比沒針灸治療有效果,而且2010年的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一篇「Acupuncture for chronic low back pain(針灸慢性下背痛)」也指出針灸對下背痛的療效,並建議病患至少接受12次的針灸治療,一周至少2次,以逐漸改善下背痛的不適。推拿、拔罐或筋骨調整,在中醫的理論中,主要藉由舒筋活絡、打通筋骨經絡中瘀滯的氣血,目的在讓不通暢的地方通暢,也就是解除中醫所說「不通則痛」的狀況。中藥方面就需要配合中醫四診,依據中醫理論,審症求因、辨別臟腑氣血,個別診斷為寒濕、濕熱、血瘀氣滯與肝腎虧虛所導致的腰痛,並根據其病因給予相對應的用藥。
本文作者: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 黃永昇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