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牙齦反覆腫痛是「根尖囊腫」作祟! 顯微根尖手術解決齒源性根尖囊腫(水瘤)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資料來源/陳昭安 醫師
16歲A小姐,因左上臉頰疼痛,擔心是惡性腫瘤而焦慮不安。醫師依其主訴進行臨床檢查發現左上顎除了牙齦腫痛、牙齒敲擊會痛及側門齒牙髓壞死外,X光片上也有一個2 X 3公分大小的陰影。由於尺寸過大,疑似水瘤包圍左上顎側門齒,並且侵犯到上顎鼻竇,初步診斷「齒源性根尖囊腫(水瘤)」。因長期處於慢性發作狀態,若非在定期牙科檢查時被發現,平常不會有感覺,但在身體免疫力下降時,就會有急性腫脹反應。醫師幫A小姐進行減壓治療並做病理檢查,切片結果也為良性,再進行根管治療,病灶明顯縮小,由於4年後骨頭仍有陰影,所以醫師施行顯微根尖手術,將根尖的病灶死角徹底根除,目前已完全癒合。

根尖囊腫初期不易察覺,長期不消失須手術根除!

陳昭安醫師說明:囊腫俗稱水瘤,根尖囊腫主要是由根管內細菌造成的,通常為良性,但是若病灶過大,還須做病理切片確定。牙齒蛀牙後,口腔內的微生物逐漸入侵到牙髓腔內,使牙髓組織壞死,細菌分解組織,釋放毒素,骨頭被吸收後,產生病灶,長期衍生下來,尺寸會變大,佔據到顎骨空間,由於不容易察覺,一般人通常有症狀才處理。初步的根管治療可以解決疼痛,然而口腔巨大病灶需長期治療,病人很容易中斷療程,另外有巨大病灶的牙齒細菌種類多而且複雜,深入到牙本質小管內,不容易清除乾淨,根管治療成功率約八成,治療完成後,若根尖囊腫不消失,代表根管內外仍有細菌存在,所以最終還是要手術治療才能根除。此外,牙齒根管治療後沒有做假牙保護的話,一旦牙齒斷裂,細菌入侵,牙髓腔再度感染後,根尖囊腫會再復發。

囊腫首重是否感染引起,初步先排除惡性腫瘤

首先區分囊腫是否為牙齒感染造成的,所有相鄰的牙齒都要接受檢查,如果是牙齒牙髓活性壞死,就可能是牙齒引起,須安排根管治療。若牙齒沒問題的話,可能是單純水瘤或惡性腫瘤,必須做病理切片確定。囊腫一旦太大侵犯到神經及鼻竇等器官,在手術切除前常會使用減壓術,在外側置放引流管,釋放壓力,讓囊腫變小。待根管治療完成後,再追蹤三個月以上,當病灶明顯縮小至一定程度,且沒有膿水流出,移除引流管,並觀察病灶是否癒合,未癒合時,再安排根尖手術治療。

高倍率顯微鏡放大20倍,顯微根尖手術成功率達九成!

陳昭安醫師說明:根管的結構很複雜,有許多清潔不到的死角,須使用顯微鏡輔助根尖手術,清楚找出病源,從根尖周圍刮除囊腫,手術移除感染物質,才能避免復發,根除病源。根尖手術的步驟是先將牙根處牙齦翻開、移除根尖處齒槽骨,挖除病灶內感染組織、使用顯微鏡檢查牙根尖是否有病菌或結石殘留,切除病變的根尖;接著使用超音波器械逆向清創牙齒根管,填入填充材;如果牙根尖周圍骨頭窩洞過大,還需要填補骨粉、放置再生膜,促進骨頭重建。傳統根尖手術對牙根尖的處理無法有效治療,醫師只能憑肉眼及手感簡單切除牙根尖,現在顯微根尖手術使用高倍率顯微鏡、明亮的照明、具有高倍放大的視野,不論是刮除病變組織、切除根尖病灶及進行根尖逆向填補,均能提供清楚視野,清得更乾淨,目前顯微根尖手術成功率已達9成以上,比傳統根尖手術高出許多。

溫馨提醒:進行根管治療後,也要時刻注意再度感染問題,若誤以為是火氣大造成的紅、腫、痛,便可能耽誤了黃金治療時間且導致病灶惡化,所以定期檢視牙齒健康不容忽視。若產生根尖囊腫,越早介入越可縮短治療療程,切莫存僥倖心態而中斷治療,導致復發風險升高;先進的顯微根尖手術可帶給病人較低的風險,提供醫師更清楚視野,徹底將細菌及壞死組織根除。


醫師_陳昭安
陳昭安
醫師
簡介
•現職:柳營奇美醫院牙醫部牙髓病科主治醫師
•學歷:國立成功大學口腔醫學碩士
•專長:口腔診斷、根管治療、根尖手術、牙齒漂白、牙髓再生術等。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