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坐月子癢到用冰袋助眠?中醫揭示妊娠性蕁麻疹三階段調理法與四大預防要訣

作者/宜蘊醫療 楊佩鈺醫師


歷經多次嘗試未果,最終透過宜蘊中醫楊佩鈺醫師的三階段中醫調理方案,在三週內緩解九成症狀,順利於返日前康復。


Peggy 表示:「大家坐月子都在保暖進補,我卻癢到整晚冷敷退熱!」最初她曾服用中藥,卻無明顯改善,轉診至宜蘊中醫後,經由精準辨證與個別化處方,症狀逐步改善,不僅緩解發炎與癢感,連色素沉澱也明顯淡化。

為何產後易爆發蕁麻疹?中西醫觀點解讀

蕁麻疹是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引發的皮膚炎症。西醫認為,產後女性面臨劇烈荷爾蒙波動與壓力,導致組織胺釋放、血管擴張而產生搔癢紅腫。

中醫則視產後為氣血大耗、虛與瘀並見之狀,加上哺乳、睡眠混亂與汗液調節失衡,易導致濕熱滯留表皮,進而誘發蕁麻疹。


楊佩鈺醫師指出,Peggy 屬「濕熱夾虛」體質,紅疹顏色鮮明、劇癢夜間加重,若進補錯誤或情緒不穩更會惡化症狀,必須精準對症調理。

妊娠性蕁麻疹三階段中醫調理法

楊佩鈺醫師強調,中醫對妊娠性蕁麻疹的處理分三階段進行:

  • 急性期(劇癢發炎期):使用清熱解毒、祛風止癢藥方快速抑制搔癢紅腫。
  • 恢復期(紅腫漸退期):改以養血潤燥、祛濕行水藥材,加速皮膚修復與脫屑。
  • 色素期(後續調理期):若殘留色素沉澱,加入活血化瘀處方,幫助代謝淡化。


以 Peggy 為例,第一週癢感即下降,第二週紅腫減輕,第三週幾無新疹出現,只剩輕微色素,搭配化瘀藥物改善顏色。

預防妊娠性蕁麻疹,中醫師提醒四大關鍵

為預防此類產後過敏反應,楊醫師提出四點建議:

  • 避免易過敏食材:如蝦蟹、香菇、竹筍、糯米、芒果等。
  • 勿盲目進補:坐月子進補應因體質由中醫辨證。
  • 穩定情緒與作息:避免熬夜與壓力刺激免疫異常。
  • 減少抓癢刺激:可用短暫冰敷,但勿搔抓以防感染。

中醫調理產後體質,實現安心恢復

楊佩鈺醫師強調,產後猶如身體重開機,若調養失當,濕熱與氣血失衡將易致蕁麻疹等過敏反應。中醫介入不僅止癢,更能根本改善體質、提升整體復原效率,幫助媽媽穩定迎接產後生活。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