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睪固酮低下竟會影響骨質與情緒!睪固酮低下5大症狀+治療選擇一次看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睪固酮是一種由睪丸分泌的雄性荷爾蒙,不僅是男性第二性徵(如:喉結、鬍鬚、低沈聲音)發展的關鍵,更參與肌肉生成、骨質維持、紅血球製造、性慾與精子生成等多項重要功能。正常情況下,睪固酮的濃度在每天早上最高,隨後逐漸下降。

睪固酮低下症是什麼?

當男性體內的睪固酮濃度長期低於正常範圍,且伴隨明顯症狀,稱為「男性性腺功能低下症(Male Hypogonadism)」。這種情況不僅影響生活品質,還可能引發生殖、骨骼、情緒與代謝等多方面的健康問題。

睪固酮為什麼會下降?

除了自然老化導致的荷爾蒙變化,以下因素也可能導致睪固酮下降:
  • 睪丸本身受損(如:遺傳異常、感染、創傷、手術或癌症治療)
  • 腦下垂體或下視丘功能異常,影響荷爾蒙調控
  • 肥胖、糖尿病控制不良
  • 慢性疾病如慢性腎臟病、肝病、HIV/AIDS
  • 長期使用類固醇、鴉片類止痛藥或其他影響荷爾蒙的藥物

睪固酮低下會出現哪些症狀?

睪固酮影響全身許多組織,因此當濃度下降時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性功能與情緒改變

  • 性慾下降
  • 勃起困難
  • 情緒低落、易怒或憂鬱
  • 注意力不集中、活力下降

身體變化

  • 肌肉量減少
  • 骨質疏鬆、容易骨折
  • 體脂肪增加
  • 乳房組織增生(男性女乳症)
  • 鬍鬚與體毛減少
  • 睪丸變小

青少年與兒童的表現

如果在青春期前出現睪固酮缺乏,可能影響正常發育,例如身高成長遲緩、生殖器發育不全、聲音未變低、無鬍鬚等。

如何診斷睪固酮低下症?

醫師會先透過問診與理學檢查初步評估,再安排抽血檢驗睪固酮濃度。為了排除日間自然波動,需於清晨(上午8至10點)空腹抽血,至少兩次驗出總睪固酮顯著偏低,才能確診。

同時也會檢測黃體生成素(LH)與濾泡刺激素(FSH)等腦下垂體激素,判斷屬於原發性(睪丸問題)或續發性(腦下垂體或下視丘問題)低下症。

睪固酮治療適合每位男性嗎?

睪固酮補充療法並非適用於所有睪固酮濃度偏低的男性。根據醫學指引,是否進行治療需根據血中睪固酮的實際濃度與臨床症狀共同評估。如果僅是輕度下降,且患者無明顯相關症狀,通常不建議立即使用睪固酮補充劑。治療的目標不是單純矯正數值,而是緩解因睪固酮缺乏所導致的不適。

真正適合進行睪固酮補充治療的對象,通常需同時符合兩項條件:一是經由晨間抽血檢驗反覆確認總睪固酮濃度明顯低於正常值,二是出現明顯與睪固酮缺乏相關的臨床症狀,例如性慾降低、勃起功能障礙、情緒低落、精力不足、骨質疏鬆、肌力減弱等。

睪固酮治療的潛在好處與可能風險

進行睪固酮治療的男性,若對症且用藥得當,通常可獲得下列幾項生理與心理層面的正面影響:
  • 性慾恢復與性功能改善
  • 情緒穩定,憂鬱與易怒情況改善
  • 增加肌肉質量與力量,減少體脂肪
  • 提升骨質密度,降低骨折風險
  • 有些患者反映精神更為充沛、自信提升

然而,睪固酮補充治療也可能帶來一定副作用與健康風險,特別是未經適當監測或用藥劑量不當時。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
  • 紅血球數目過高(紅血球增多症),可能增加血液黏稠度與血栓風險
  • 加重原有的睡眠呼吸中止症
  • 前列腺體積可能增加,造成排尿困難等症狀
  • 出現痤瘡、油性皮膚,或局部皮膚刺激反應
  • 壓抑精子生成,導致生育能力下降,尤其在育齡男性中需特別謹慎考慮

此外,有前列腺癌或乳癌病史的男性不建議接受睪固酮補充治療,因可能刺激癌細胞活性。所有接受治療者皆應接受定期追蹤,包括血液檢查、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檢測及其他必要評估,以確保治療效果與安全性並行。

老年男性是否適合補充睪固酮?

年紀愈大,睪固酮下降為自然現象。對於老年男性,是否補充睪固酮尚具爭議。研究顯示,部分年長男性接受治療後性功能、骨質密度與貧血有改善,但也需注意潛在風險,應個別評估再決定是否使用。

睪固酮對男性而言不只是「性」的荷爾蒙,更關係到整體健康、骨骼與心理狀態。若出現長期疲倦、性慾低落、肌肉量減少等改變,應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早期了解、正確診斷與適當治療,能讓男性在各年齡階段都保有自信與活力。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