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在台灣平均每三人就有一個人有過敏現象!

文�新光醫院婦產科 潘恆新

在現今的生活環境中,過敏疾病與日俱增,平均每3人就有一個人有過
敏現象。由於治療費用的增加,如何安全有效地來預防過敏疾病,將是
未來的當務之急。哺餵母乳、選用低過敏飲食及避免與過敏原接觸,都
可以減少新生兒過敏的機率。但如何在出生前或剛出生時即可預防過敏
反應的發生,將是目前最重要的課題。

過敏反應被認為由於個體接觸到過敏原而持續產生IgE抗體。此乃由於
體內免疫系統啟動,與遺傳有關。通常過敏反應包括過敏性鼻炎、氣喘
、哮喘性支氣管炎、異位性皮膚炎、腸胃不適過敏、及過敏性結膜炎。


而真正IgE level的機轉至今尚未十分明瞭,有些報告指出如年紀、性別
、遺傳及與過敏原接觸程度都會影響IgE level。但IgE level要達到什
麼程度才算是有顯著意義?其中有過敏體質的高危險族群與平常人是否
其IgE level 相同或有不同的程度,都是未來值得研究的課題。

從1970年代至90年代早期,許多論著都提倡以臍帶的IgE濃度來預測過敏
反應的可能性。Hamburger et al6., 與Kjellman et al7發表最早有關於
臍帶血IgE的論文。文中提及只要出生時臍帶血可偵測出低劑量的IgE濃
度,可預測往後有過敏現象的機率大增。

其結論為下:(1) 胎兒在妊娠11週時即可合成IgE
      (2) IgE不會通過胎盤
      (3) 高危險群的父母觀察中有較高比例之過敏兒
      (4) 若能及早測出IgE濃度,可提早預防往後過敏的機率。

而IgE濃度到底要達到什麼程度才有顯著意義?根據Croner9, Kjollman10
和Magnusson5, IgE 之臨界值從0.9 IU/ml 到1.3 IU/ml 都可能發生新生
兒過敏現象。所以,70年代至90年代大多以家族史及臍帶血IgE濃度做為
兩大指標來預測新生兒是否有過敏現象的發生。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
十年來以臍帶IgE的濃度來預測新生兒過敏的方式開始被質疑,如果沒有
參考家族史,而只用IgE濃度來預測過敏疾病,許多作者都已經認為敏感
度不夠3,6,11-13。甚至有些早年提倡以新生兒IgE濃度作大規模篩檢的學
者,現也已有不同的見解。

所以有些學者建議只須對有家族史的新生兒作篩檢,有些則認為還是作
大量篩檢以免有疏漏,但成本與效用還須再評估。且若單只以新生兒的
IgE濃度高低來預測過敏程度,有時也會因為許多因素而造成誤差,如
母血與新生兒血混合而使IgE濃度增高(contamination of maternal blood)。

Ruid嘗試以生產後七天的新生兒IgE濃度與剛出生時的濃度作比較,初步
認為信賴度高,但因為濃度太低而不建議用在大規模篩檢。也有報告用臍
帶血IgE與出生後九個月的新生兒IgE濃度作比較,其結果認為對性別、人
種有關,同樣也不建議作大規模篩檢。

近年來,母親抽煙或吸入二手煙,發現臍帶血中IgE濃度昇高並且往後過
敏機率增加15。其他如懷孕時服用酒類、咖啡因等,也同樣會使IgE濃度
增高。而測試IgE濃度的方法也各有差別。

Magmusson 以particle counting immunoassay (PACIA)來測試;
而Croner 與Kjellman9 利用Paper Radio Immunoabsorbent test
(PRIST)來測量,其cuff value 為≧1.2 IU/ml, ≧1.3 IU/ml,
≧0.9 IU/ml, 而正預測值為72%, 70%, 82%。

Ruid12 比較PRIST 和ELISA的敏感度,發現PRIST能偵測濃度較低的
IgE且範圍較嚴謹,亦即敏感度及精密度都增加。不同的測試方法與
各個作者所選取的IgE cut off 值(最近論作大多介於0.3-0.5之間),
可能就是不同結果的原因。

最近幾年的論著傾向臍帶血中之IgE上升並不能來預測新生兒的氣喘、
過敏性鼻炎、或呼吸道的過敏等疾病6,11-13,17,18。所以用臨床的關
點而言,大規模的篩檢可能在現今的環境下,用處並非如早期的作者
所言如此可信,除了IgE的濃度以外,也有人發展出以interferon-r
(IFN-r)及IL-13來預測新生兒過敏的方法19-24,但成效並未有突破性
發展。所以,現階段的趨勢,若以IgE作大規模的篩檢,其可信度存疑
不建議單獨使用,應尚須其他家族病史配合才能臻於完善。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