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

藿香
    別名

    藿香別名

    土藿香、大葉薄荷、綠荷荷、川藿香、蘇藿香、野藿香、藿香葉
    主治

    藿香主治

    消化不良,霍亂吐逆,中暑,痢疾(腹瀉),胃寒引起吐瀉,心腹絞痛,肺虛有寒,上焦壅熱,感冒,頭痛。
    功效與作用

    藿香功效與作用

    快氣和中,開胃止嘔,去惡氣,進飲食,益胃氣,利濕除風,止瀉。
    用途分類

    藿香用途分類

    祛濕藥(芳香化濕藥)、理氣藥
    用法與用量

    藿香用法與用量

    內服:4.5~11.5克,煎湯,或入丸、散。
    禁忌

    藿香使用禁忌

    陰虛火旺,胃弱欲嘔及胃熱作嘔,中焦火盛熱極者禁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慎用。
    方劑

    處方內有藿香的中藥方劑

    柴朴湯不換金正氣散甘露消毒丹六和湯五香流氣飲藿朴夏苓湯大活絡丹午時茶資生丸瀉黃散藿香正氣散錢氏白朮散

    藿香的基原

    唇形科(Labiatae)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a (Fisch. et C.A.Mey.) Kuntze之乾燥地上部分。

    藿香的拉丁生藥名

    Agastachis Herba

    藿香的英文名

    Agastache Herb

    藿香的性味與歸經

    味辛,性微溫,歸肺經,歸脾經,歸胃經

    藿香的化學成分

    甲基胡椒酚(Methyl chavicol)。

    藿香的性狀

    1. 出交廣,方莖有節,葉微似茄葉,古惟用葉,今枝莖亦用之,因葉多偽也。
    2. 莖暗棕色方柱形,直徑可達5毫米,節間長3~10公分。粉末棕黃色。

    藿香的藥用部位

    乾燥地上部分。

    藿香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第1次於6~7月開花時採收,第2次於10月採收。去除雜質,切段晒乾或陰乾。單用老莖者稱「藿梗」。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

    藿香的產地

    生於山坡或路旁。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