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認識血糖密碼:醣化血色素(HbA1c)

糖尿病目前是無法治癒的慢性病,一旦罹病,終其一生都要與控制血糖為伍。根據2013 年衛生福利部統計,糖尿病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4 名,臺灣糖尿病的盛行率為6%? 7%,以此估算國內約有140 萬? 150 萬的糖尿病患,其中第二型病患即佔了9 成以上。令人憂心的是,近10 年來糖尿病患年齡有逐年下降的趨勢,目前18 歲以上罹患糖尿病已高達8%,大約是10 年前的2 倍。

三總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任洪乙仁表示,糖尿病主要因為胰島素缺乏,而胰島素的主要工作就是調節體內血糖,當體內胰島素缺乏時,血糖濃度會升高,以致糖分在血液中堆積並由尿液排出,造成尿中有糖的現象,就是糖尿病。

糖尿病「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狀

糖尿病初期時,多數人都是沒有症狀的。要知道自己是否有糖尿病,需要靠抽血檢查,正常人空腹8 小時血糖值為70 ∼ 100 毫克�百毫升,如果高於126 毫克�百毫升就有糖尿病,或是喝75 克糖水做葡萄糖耐受試驗,2 小時後血糖若超過200 毫克�百毫升,或是有典型糖尿病症狀加上任一時間測血糖超過200 毫克�百毫升就有糖尿病。

通常血糖都是慢慢高起來的,若血糖只是超過標準值一些,通常還不會有症狀。但如果沒有好好的控制,當血糖值超過200 ∼ 300 毫克�百毫升時,由於血糖逐漸上升又無法充分利用,腎臟於是會忙著將無法利用的糖分排到尿液中,連帶體內的大量水分也被排出,就會出現多喝、多吃、多尿及體重減輕,即「三多一少」的糖尿病典型症狀。

糖尿病的嚴重性

洪乙仁指出,由於血糖的升高會影響到全身器官功能,尤其常會產生微小血管併發症,所以糖尿病若不好好控制,如果微小血管病變出現在視網膜,就會引發視力模糊;若導致腎小球硬化,就會引發腎臟病變;如果影響到大血管,就會造成心血管動脈硬化,導致中風或是心肌梗塞。

另外,糖尿病還會引發末稍神經病變,造成腳趾發麻,同時糖尿病也會使人的抵抗力降低,細菌容易在皮膚滋生,一旦皮膚有傷口,就很不易癒合,尤其是腳部,而且也容易出現皮膚搔癢、肛門搔癢及女性外陰潰瘍等情形。

糖尿病的迷思

跟任何疾病一樣,早期診斷及治療是控制糖尿病的不二法門。建議45 歲以上民眾每年做一次血糖檢查,直系親屬有糖尿病史、肥胖、血脂肪異常及有糖尿病前期徵兆者,是糖尿病的高危險族群,更要定期做血糖檢查。

一旦得知自己罹患糖尿病,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飲食控制也很重要。但控制飲食,不是這個不吃、那個不吃,反而是要儘量做到均衡飲食,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肪都要攝取到。

洪乙仁指出,有些糖尿病患為了不讓血糖升高,選擇不吃澱粉類的食物,結果更慘,因為人體代謝需要碳水化合物,否則很容易餓,反而下一餐會不自覺吃得更多。也有糖尿病患只吃菜,看來好像很理想,但菜餚中的油及蛋白質也很高,甚至還可能超過米飯澱粉的熱量,反而會導致病患攝取過多的熱量,不利血糖的控制。

糖尿病的治療

除了飲食的控制之外,運動對於改善胰島素的功能亦有一定的效果,所以臨床上醫師也很鼓勵糖尿病患多運動。不過,由於人體胰島細胞會日漸衰退,分泌胰島素的能力也會愈來愈差,所以糖尿病患很難只靠飲食控制及運動就把血糖控制得很好,多數患者仍需搭配藥物治療。目前糖尿病口服降血糖治療藥物主要可分為「磺醯尿素類」、「雙胍類」、「胰島素增敏劑」、「葡萄糖??抑制劑」及「二?基?-4 抑制劑」等五大類,磺醯尿素類主要是增加胰島素的分泌,雙胍類」、胰島素增敏劑則是改善胰島素功能,但不增加胰島素的分泌。

過去由於口服降血糖藥物常出現噁心、嘔吐、體重增加及低血糖的副作用,影響病患的服藥順從性。近來,隨著藥物的不斷研發,在副作用部分已有很大的改善。而除了口服降血糖藥物之外,注射胰島素亦為糖尿病患另一個治療選擇。

大部分的糖尿病患可能要一輩子吃藥,很多病患擔心長期吃藥會對肝、腎造成負荷,因而自行減藥或是停藥,卻不知這樣的做法反而讓自己曝露在血糖過高的危險當中,而這樣的風險遠高於病患所擔心的肝、腎負擔,不如平時就做好血糖控制。

醣化血色素的檢測

糖尿病患者必需做好長期的自我照護工作。依據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發布的「第二型糖尿病診療指引」,糖尿病患應至少每半年測量醣化血色素(HbA1c)一次。許多糖尿病患不禁會問,自己平時都有量血糖,為何又要去量「醣化血色素」?什麼是「醣化血色素」?又為什麼「醣化血色素」可以做為監測血糖的指標?

洪乙仁指出,血色素是紅血球中很重要的蛋白質,它的功能是將氧氣帶到身體各處,以供組織細胞運用。血液中的葡萄糖分子很容易在進入紅血球後,與血色素互相結合,不易分離,直到紅血球衰老、破壞時才脫落,這種被附著葡萄糖分子的血色素,就稱為「醣化血色素」。

當血中葡萄糖濃度愈高時,醣化血色素就愈多,因此醣化血色素百分比可以反映血糖高低。由於紅血球平均壽命為120 天,所以測定血中醣化血色素的百分比,即可以反映最近2、3 個月來血糖控制情形,血糖越高,被醣化的血色素百分比也就越高,反之則愈低。糖尿病患為瞭解血糖控制情形,必須隨時監測血糖,但血糖會因飲食、運動、藥物及疾病等因素影響隨時上下起伏,而醣化血色素測定不會受到短期因素影響,較能代表病患長時間血糖控制狀況,可以更為客觀。

一般人醣化血色素約5.7%左右,醫師建議糖尿病患最好能控制在7%以下。如果醣化血色素值顯示為8%,通常代表過去3 個月來,患者血糖值經常達警戒值180 以上。不過醣化血色素的標準值高低,仍須視病患的年齡及狀況而定,如果是年輕病情單純的糖尿病患,則醣化血色素最好能控制在6.5%以下,年齡80 多歲的糖尿病患,則醣化血色素控制在7.5 ∼ 8%左右就可以。

糖尿病的照護

除了控制醣化血色素之外,由於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第二型糖尿病診療指引」還列出其他4 項照護重點,分別是:

1、糖尿病患心臟血管健康情形:每次門診均應量血壓,且每年檢查血脂肪,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酸甘油脂等項目,應至少檢測一次。

2、糖尿病患眼睛病變情形:至少每一年接受一次視力與散瞳的眼底檢查。

3、糖尿病患腎臟疾病情形:每年檢測尿液微量白蛋白一次。

4、糖尿病患肢體末端循環與傷害情形:每年至少做一次足部檢查。

健保署將「第二型糖尿病診療指引」中所提到糖尿病患長期照護應注意的項目,整理成糖尿病患「長期血糖控制情形」、「心臟血管疾病的注意程度」、「眼睛、視力的注意程度」及「腎臟疾病的注意程度」等4 項糖尿病品質照護項目,做為監測醫院是否落實糖尿病患照護的指標,以供病患就醫時選擇參考,如果醫療院所將糖尿病患收案加入全民健康保險「糖尿病品質支付服務」,並遵循臨床照護指引,提供病人包含診察、檢驗、衛教及追蹤等完整的照護,該醫療院所的指標值就會較高,表示照護品質較好。

民眾可以在健保署的網站上找到以上糖尿病品質照護指標,路徑為健保署全球資訊網�資訊公開�醫療品質資訊公開網�院所別之醫療品質資訊�糖尿病�院所查詢�再點選進階查詢或地圖搜尋,鍵入相關文字資料,即可找到住家附近適切的糖尿病照護醫療院所,同時也可以獲得正確的糖尿病衛教知識。
本文作者:諮詢�三軍總醫院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任 洪乙仁、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醫審及藥材組技正 何小鳳;撰文�魏允琳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