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何謂恐慌症

恐慌症是一種精神官能症,病患會經驗偶發的強烈焦慮及害怕,也伴隨出現身體官能上的症狀,包括頭痛、頭暈、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冒汗、手腳顫抖,擔心自己會失控甚至發瘋 ; 非預期性的症狀反覆發作,更造成精神心理上容易焦躁、坐立不安、憂鬱,甚至對以往喜歡做的事都提不起勁,對未來感到悲觀,自責,無助等等。很多患者會求助於一般科或急診,接受相關的檢查結果都正常,然而沒有明確疾病診斷,無法解釋所承受的痛苦,往往更擔心自己是否得到什麼找不到病因的怪病。

以一位典型的恐慌症個案為例,三十多歲已婚女性,原本個性敏感、略帶神經質、性急、求完美,長期承受工作與家管的雙重壓力,某次開車經過塞車的橋上突然出現呼吸急促、吸氣困難的壓迫感、心跳變快像要從嘴巴跳出來、同時頭暈開始出現極度的恐慌害怕、擔心自己將要死掉、對周遭環境有失真感,整個不適發作大約持續10分鐘,之後去醫院急診接受心電圖、驗血等相關檢查,結果都正常,診療的醫師只告知是換氣過度,並沒有心臟病,但是類似的情形卻不斷的復發,特別是塞車或過橋的時候,預期性的擔心害怕,甚至讓她不敢自己開車,也變得不太敢出門,心情越來越憂鬱、睡不著、吃不下、越來越不快樂。

經由轉介到精神科門診,診斷確實為「恐慌症」,於是開始門診的藥物治療與認知心理治療,先從了解疾病的原因與本質,再到學習症狀調適與情緒轉移,大約三個月的療程,情況有明顯改善不再復發,也從治療中覺察到個性與壓力的影響,改變生活的步調與時間分配,多了給自己放鬆舒緩的機會,面對原有的壓力也有比較樂觀的因應態度。

基本上恐慌症的病因,包括:體質、個性、壓力等因素。相對急性子、完美主義、固執好強、責任心過重的人;如果累積長期的壓力,或又遭遇臨時事件的衝擊,就可能出現臨床的;先天體質若是有脆弱性,會較一般人容易有自律神經失調,情緒症狀或疾病發生的比例也較高,而且女性的發生率也大於男性。

恐慌症的治療,會使用抗焦慮劑和抗憂鬱劑,前者可以提供焦慮緊張緩解的作用,屬於短效的藥物可以逐漸減少,後者則是針對情緒調節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恢復大腦情緒調控表現與自律神經的穩定平衡。總之,恐慌症是可以治療改善的,只要耐心配合不輕易中斷放棄,持續的藥物治療能減少症狀,預防疾病復發,心理治療則強化疾病的正確認知,發展症狀處理的行為策略,都可以穫得相當的控制與改善,走出恐慌的陰霾,重新找回自己的身心健康!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