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常常腹痛,是吃壞肚子?還是腸躁症?

進食和排便是人的本能之一,進食能使人有能量及體力面對接下來的工作,但某些人排便時常常有便秘或拉肚子的狀況,並且伴隨腹脹或腹痛,這些問題常會困擾一些人,甚至影響到生活品質,進而求診胃腸科或家醫科,甚至會因為擔心肚子長瘤,到醫院做了許多沒必要的檢查,耗費時間,結果症狀也沒改善。要注意以上所述的可能都是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簡稱IBS)的症狀。

什麼是腸躁症?

腸躁症是一種受到環境因素、精神社會和胃腸生理共同交叉影響產生的”症候群”,主要是反覆出現腸道功能不良,其症狀包括腹部脹氣、腹痛、消化不良、便秘、腹瀉等腸胃道症狀。目前並無特異的醫學檢查可以來確診腸躁症,其診斷是依據病人描述的症狀,並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狀的病因,例如腸道感染、發炎、腫瘤…等等,才能診斷為腸躁症。

根據羅馬第三版診斷標準(Rome III criteria),在三個月內每個月至少有三天出現腹部不適的症狀,並合併下列症狀中的二項以上,症狀在確診診斷前至少發生六個月,且沒有可以解釋症狀的生化檢驗與結構問題。

(1)腹部不適或疼痛的情況在排便之後症狀可以改善。

(2)腹部不適或疼痛伴隨排便次數的改變(每天三次以上或每週少於三次)。

(3)腹部不適或疼痛伴隨排便形態的改變(軟便、水便、不成型、顆粒狀或硬便)。

依主要症狀可以分成三類: 腹瀉型(以腹瀉為主)、便秘型(以便秘為主)、以及混合型(腹瀉與便秘交替發生)。然而這三種狀況會會依時間的進展交替轉換,據統計若發生症狀轉變的狀況,腹瀉型或便秘型的病人較會轉變成混合型。腸躁症的患者也可能出現其他非腸胃症狀,常見的有頭痛、頭暈、疲倦、肌肉痛、骨盆腔疼痛與泌尿道症狀,女性的發生率是男性的2倍。

大腸激躁症的病因至今不明,可能的原因包括心理社會因素、腸道蠕動力異常、腸道敏感度增加以及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飲食習慣、生活壓力、腸道內物質的刺激可能都會影響腸道的運動功能與調適能力。另外注意在嚴重的腸胃炎之後一段時間,病人出現腸躁症的機率會增加,這是因為腸胃炎讓病人腸道神經系統功能變差了。不過這類的腸躁症「預後」最好,能夠完全治癒的比率最高。

甚麼情況需要小心潛藏其他的疾病?

腸躁症患者符合下列的症狀其中一項,要小心可能有潛藏的疾病問題,需要進一步的檢查,例如大腸鏡。

(1)症狀開始在50歲以上。
(2)腹部不適或疼痛伴隨排便次數或型態的改變越來越嚴重。
(3)無法解釋的體重減輕。
(4)夜間性的腹瀉。
(5)有腸胃相關的癌症或發炎性腸道疾病家族史。
(6)大便出血或有黑便的症狀。
(7)無法以其他疾病解釋的缺鐵性貧血。

腸躁症的治療:

近年來腸躁症的治療建議以生理症狀的治療、情緒壓力的紓解以及生活行為的改變等多方面來進行,特別是飲食和運動的調整。

(1)飲食控制:飲食上建議以低短鏈碳水化合物飲食(Low FODMAP diet)為主,能改善腸脹或腹痛的狀況,因為高碳水化合物不易吸收,容易產生脹氣,並且記錄糞便型態和飲食日記,而較適合飲食包括魚、全麥、米飯、麥麩、優格、香蕉、小黃瓜、草莓、柳橙、藍莓、胡蘿蔔、番茄、鳳梨、青椒、甜椒。

(2)生活型態調整:建議利用運動或是適時安排休閒活動放鬆情緒,以減少生活及工作環境產生之壓力,另外也應保持充足的睡眠。運動方面則建議每日20分鐘的健走,若身體狀況許可,可逐步增加運動量。生活行為上要避免在高張力的工作環境。

(3)藥物治療:腸躁症要根據不同症狀給藥,無法以單一種藥物治療,且藥物治療無法完全治療腸躁症。腹瀉為主的病人可適時使用嗎啡類衍生物(如loperamide)來預防腹瀉,但對於整體症狀如腹脹,並無明顯改善效果,而抗憂鬱藥物或抗痙攣藥物,可以改善整體症狀與腹痛,抗痙攣藥物可改善飯後腹部絞痛;另外益生菌也有不錯的效果,對以便秘為主的人來說,可使用適當的軟便劑,給予鎂鹽和乙二醇藥等藥物,減少排便的困難。

(4)輔助治療:有研究指出中藥使用也有部分療效。

腸躁症不是一種疾病,症狀雖然不容易治癒,但只要生活型態和飲食調整得宜,想辦法讓症狀緩和下來,並學習漸漸別太在意症狀,並配合藥物症狀治療,腸躁症的負面影響就會越來越小,腸道健康之路就不遠了。
本文作者:彰化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 楊秉鈞醫師 吳美鳳主治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