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陪伴失智老人走一段路 打破久病無孝子迷思

失智症長者的變化就如雲一般,時而晴空萬里,時而烏雲瀰漫。他們因疾病病程的變化,導致記憶力及認知功能的退化,人格變得多疑猜忌,甚至會出現一些精神症狀及困擾他人、傷害自己的行為。這些改變除了讓失智老人感到恐慌與無助外,對於照顧者而言,長期的面對這一連串失智老人無法自我控制的行為,在日常生活照顧上皆承受著莫大的壓力。

失智症的病期可能長達6∼9年,對病患及家屬都是一項需長期奮戰的工作,我們醫院在今年度成立失智症老年日間病房,期待能藉由日間病房的活動安排,陪伴失智老人走一段路,讓他們的生活更有意義、更有尊嚴。同時也希望能提供家屬一個喘息的機會,以期他們更有能量去照顧家中的老人家,增進生活品質。

台灣地區的老年人逐漸增加且愈來愈長壽,類似「老人日間照顧中心」的失智症老人案例可預期會愈來愈多。家庭裡如果有老人罹患失智症,對於老人本身及家屬都是一項沉重的負擔,需要醫療以及長期照護體系所提供的服務。

依據台灣「老人福利法」所規定的長期照護服務有:

1.居家照護服務(home care)、2.社區照護(community care),例如日間照顧(day care)、喘息服務(respite care)、支持性服務、送餐到家、以及3.機構照護(institutional care)等類型。


以上三大類的長期照護模式均由地方政府社政單位規劃管理,現有的全民健康保險體系僅涵蓋部分的居家護理服務,由於社會福利經費的不穩定,而且社政與醫政的雙頭馬車,使得老人及其家庭無法獲得完整的服務。因而失智症老人走失,失智症老人因妄想而殺死室友等不幸的事不斷被媒體批露,還有許多「久病無孝子」、或照顧者累出病等故事不斷在社會的角落上演。

衛生署資料顯示台灣機構式長期照護機構供需預計至二○○四年將僅不足四五三床;但是居家及社區式長期照護在二○○四年不足二七、二二○床。我國機構式照顧如安養中心、護理之家等資源已漸趨飽和,故機構式照顧資源的問題在類別過多所造成之設立與管理問題;相較於機構式照顧,我國的社區是照顧資源十分欠缺,除技術性護理服務正在快速增長外,居家服務僅能提供區區數千人之服務,日間照顧更為稀少。為何社區性的長期照護模式比較乏人問津呢?除了比較缺乏商機外,家人的態度也是決定的因素,老人在經濟及資訊的獲取仍然處於弱勢,而且傳統的養兒防老觀念也受到新一代觀念的衝擊,許多希望同時受到醫療、長期照顧又可以三代同堂享天倫之樂的老人,就再下一代精打細算的考慮之下,提早送到以價格取勝的安養中心了。

因此社會及政府未來需要努力的不是大力鼓勵機構式設施的增加;相反的,應將主力投入社區式服務的發展,針對失智老人服務方面,除結合各個人力資源、加強宣導大眾對失智症之認識與建立失智老人資料庫外,對於照護機構方面,應積極推動地方各級醫院、安養機構成立失智老人日託中心、放寬收案標準及加強相關機構服務人員在職訓練,以協助解決雙薪家庭失智老人照護問題及增強機構收容意願,以均衡我國機構與社區資源的分配。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