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生物回饋法 凱格爾氏運動可改變大便失禁!

文�國泰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 黃其晟、李興中醫師

一九五二年,由婦產科醫生凱格爾氏提出的「恥骨肌收縮」運動,也就是骨盆腔肌肉運動,用來治療產後尿失禁,對於肛門鬆弛即大便失禁亦有幫助,因此這種運動也稱為「凱格爾氏運動(Kegel’s Exercise)」。凱格爾氏運動又稱提肛或會陰收縮運動,可強化骨盆腔肌肉的功能,增加這群肌肉的張力,進而改善大便失禁的症狀。

恥骨肌是骨盆底部的一群肌肉,一直維繫到肛門周圍,一般人要感覺恥骨肌的收縮並不困難,只需要在小便時突然「憋尿」,停住尿流,這時就會感覺到一群肌肉和肛門口的收縮,這就是恥骨肌的收縮。以下是凱格爾氏運動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縮緊臀部,緊閉肛門,好像要忍住大小便一樣。初學者可在解尿時嘗試排尿中途,收縮肌肉中斷尿流,也就是中途憋尿,停頓小便,體會效果如何,感覺憋尿所使用的肌肉群,藉此領悟要領,察覺如何正確的收縮骨盆肌肉。

第二階段:

站立時用力夾緊臀部,讓臀部肌肉向上提肛,緊閉尿道、陰道、肛門,保持這些肌肉收縮10秒鐘,再慢慢放鬆10秒鐘後,重複收縮,延續這動作20次以上。運動時,呼吸照常,身體其他部位均是放鬆狀,特別是腹部。切記不要收縮腹肌,並要放鬆身體其它部位。

第三階段:

每天日常的活動中都可練習,強度並可以逐漸增加。不論行、住、坐、臥,都可以做;同時在工作、做家事等活動中,均可隨時隨地反複做骨盆肌收縮運動。

肛門失禁有許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骨盆腔肌的鬆弛,而最容易恢復張力的,就是「凱格爾氏」運動。骨盆腔肌事實上由十幾條以上的肌肉所構成的。憋尿就是了解骨盆腔肌力量的時機,所以當要開始訓練骨盆腔肌的時候,可以先藉練習憋尿,而感覺以前所沒有體會的那種力量。骨盆腔的肌肉構成了一個所謂骨盆腔的支撐,骨盆腔支撐托住膀胱和下腹部的臟器,如果肌肉張力不夠,這就是造成肛門失禁的主要原因,並也會造成膀胱脫垂、子宮下垂或甚至直腸脫肛。

在肛門失禁的所有治療中應該優先做的就是凱格爾氏運動,因為吃藥的效果不確定,不知道要吃多久、也多少有副作用,而開刀是最後一個選擇;而事實上骨盆腔提肛運動對大部份肛門失禁的病患都具有一定的療效。

凱格爾氏運動又稱為提肛運動,也是強化骨盆肌的運動,它在幾十年的發展之後有相當多的技巧,甚至研發出輔助訓練骨盆腔肌肉的儀器。所以先由病人主動的來練習這種運動。初期是簡易自學運動,如須要每個人在家中或平常任何時間都可以做。再來就比較要注重效率,每天撥一些時間做自我要求的嚴格練習,持續三到六個月,每天每次運動的時間至少在二十分鐘到四十分鐘之間。最後凱格爾氏運動是更進一步練習是反射性的收縮。在咳嗽、打噴嚏或者腹部用力、腹壓增加之前,能反射性的先提肛收縮骨盆腔的肌肉。

然而有一些病患在練習上不得要領,或者是做了一段時間的練習後卻效果不彰,那麼可以考慮進一步藉著輔助儀器來訓練強化骨盆腔提肛肌。因為不見得每個病人都有預期的效果,目前有相當簡單的肛門壓力測試器,就像血壓器一樣,簡單地將輔助儀器伸入肛門做訓練,每一收縮都可以看出它的力道多少。醫學上稱之為「生物回饋法」。

凱格爾氏運動有多種的訓練方法,做良好的規劃,從每一階段確實並積極及有恆心的訓練,到生物回饋法,病人必須要全心投入把它當作一個完整的治療流程,並隨時向醫師或訓練人員諮商討論,才能達到期望中的改善大便失禁的目標。也必須要經過這樣的努力之後,如果還是不能治好肛門失禁的問題,才需要考慮進一步的手術。簡易的骨盆底肌肉運動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凱格爾氏運動一般需至少三個月到半年後才能見到效果。
本文作者:黃其晟、李興中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