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無法腳踏實地的足跟痛─休息是為走更長的路!

足跟痛是一種足跟部組織因急、慢性損傷引起的一種無菌性炎症。隨著運動人口的增加,近來,足底足跟疼痛的病患有增加的趨勢。臺北市立中醫醫院中醫骨傷科門診足底足跟疼痛的病患,從平時的5﹪增加到12﹪左右。分布的族群以中老年人青少年學生居多。究其原因可能與中老年人本身的退化現象加上過度使用,如久站、穿不適當的鞋子運動有關;而青少年的足底足跟疼痛則與運動外傷或肥胖較有關係。

一般正常人的步行速度平均約為每分鐘82公尺,116步,每分鐘跟部著地約為58次,如一個體重70公斤的人,跟部負重約為3.3公斤�平方公分,在跑步、負重走路時或肥胖的人,這數值就會增大。

引起足跟痛的疾病有足底筋膜炎、足跟皮下脂肪墊炎、跟骨後滑囊炎與跟骨骨刺等病症。跟痛症以病程來分可分為急性與慢性;以中醫的病理來看可分為腎虛與非腎虛型(瘀血或風寒濕熱型)跟痛症。急性發炎的足跟痛,則多是由於走、跑或跳時,不慎足跟直接撞擊地面所引起。其治療方式不論中西醫治療只要休息、消炎止痛藥物內服外敷,大概數天就能改善。而慢性足跟痛常常反覆發作、休息後改善、活動時不舒服,從中醫的觀點來看,慢性足跟痛可能與年老肝腎虛損、筋骨失養、過度勞損、骨盆或脊椎軀幹的問題、精神因素有關。

門診常發現已數年久治不癒的足跟痛患者,症狀包括早上一下床,腳一踏地便感到疼痛,走動後疼痛逐漸減緩,但站立、行走過久又會開始疼痛,發生原因可能是(1)年長脂肪墊萎縮或久病足底皮膚變薄,(2)足底長年承載體重導致的損傷,(3)身體兩側及兩下肢的肌肉張力不對稱所致,例如脊柱側彎、腸薦關節損傷、長短腳、腰椎間盤突出症、頸椎病等疾病,所以兩腳負重比例不均勻,才有一腳的腳跟長期承受過重的負擔而發病。

因此,足跟痛的治療必須要有詳細的理學檢查及病史診斷為根據,請病患少走路、減低患足負擔,減少久站及行走,穿厚底有彈性的氣墊鞋或吸震力佳的矽膠材質鞋內腳跟墊,或鞋墊正對痛點處挖洞以減輕或避免對患部壓迫。針對長短腳、骨盆或脊柱問題的矯正後必能改善足部的問題。

中老年人的肝腎虛損也必須借重中藥的治療,常用六味地黃丸加減,在醫師的辨證之後可加黃柏消炎、牛膝引藥下行與強筋作用、木瓜當作引經藥等,常常有小兵立大功之效。另外也可藉助中西醫物理治療如針灸、中藥薰蒸、熱水浸浴或熱敷、患部推拿與穴道按摩(如承山、崑崙、太溪、湧泉等穴道)、外敷活血止痛藥、超音波或低週波電療、患肢拉筋伸展運動以放鬆腿後肌及跟腱肌肉。

以上如果效果不佳可考慮對疼痛部位注射類固醇與局部麻醉劑、外科手術方式治療。至於扁平足者,因為更容易出現足跟部疼痛,更要注意避免過度運動,以免損傷足底筋膜,最好還能穿上矯正鞋。正確的保健觀念保護足部,避免過度勞累、行走或站立過久才是最重要的。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