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急性腸胃炎潛藏在悶熱的夏天,細菌是傳染途徑的大宗!

文�彰化縣鹿港鎮鹿基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梁錫謙

夏天天氣悶熱,食物保存不易,細菌易孳生,常是急性腸胃炎的好發季節,病因多半是因細菌或病毒引起,傳染途徑則是食入受污染的食物、水或使用不潔的器皿而得病。

臨床表現和潛伏期隨個人免疫力、致病菌及毒素種類而有不同。一般常見的症狀有:噁心、嘔吐、腹部絞痛、腹脹、腹瀉(次數可達一至數十次)。而較嚴重的腸胃炎,可能會有發燒現象,解稀水便,且糞便中可能夾帶有血絲、黏液或惡臭。

輕微的急性腸胃炎,大多在兩至三天內自行痊癒。假若腹痛、腹瀉的症狀一直持續沒改善,或是老人、小孩,因抵抗力差,較易引發併發症,都應儘速就醫,以免衍生脫水、全身倦怠、電解質不平衡及休克等嚴重併發症。
急性腸胃炎,除需就醫外,尚有其他配合注意事項:

不要隨便吃成藥或止瀉藥:不當止瀉會延長細菌在腸道的時間,尤其若糞便帶有血絲、膿黏液、惡臭等情形,會延長疾病治癒時間。

急性期需禁食:在急性期,因腸胃道黏膜發炎,消化吸收功能不良,急於進食是無益的,應儘量禁食和配合服藥,待腸胃不適減緩,才從量少、少油脂、易消化之食物吃起,例如稀飯、白吐司。

補充水份:嘔吐和腹瀉,會使身體流失水份,所以應補充水份和電解質。運動飲料因含糖份高,會加重腹瀉症狀,所以腹瀉嚴重病人,還是喝口服電解質液較適當。

靜脈點滴注射:假如劇烈嘔吐、腹瀉,服藥無法改善,且出現虛弱、脫水症狀,則需注射靜脈輸液,補充水份和電解質;但老年和心衰竭患者,則需經詳細評估後,再視情況決定治療方式。

肛門口照顧:因腸黏液偏鹼,會刺激肛門口皮膚,所以腹瀉次數多時,應用清水沖洗肛門口,以免造成肛門口皮膚紅腫刺痛。

勤洗手、廚房備兩個砧板,一個處理生食,另一個處理熟食、注意環境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才是最佳的預防之道。


本文轉載於自由時報 健康醫療版 E8(95.07.24)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