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愛滋感染者在大家的錯誤解讀,逐漸被社會排擠及忽視!

國內自從民國七十三年發現第一例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者,至今已逾二十餘年,歷經各種防治策略,終於能穩定的控制疫情之發展。然而;社會大眾對愛滋感染之錯誤認知,也逐漸封鎖了愛滋感染者之生存空間,自從雞尾酒療法發明之後,愛滋感染者死亡率逐年降低下,顯示它是一種可以被控制的疾病。

雖然至今沒有有效的藥物,二十年前感染者之存活經驗顯示,愛滋感染者在完善之自我照顧,及醫療照護體系下終老一生,是未來的趨勢,也凸顯它已經是一種與人類無法脫離的慢性病,然而;只要個人做好防護措施,感染給他人的機會微乎其微。

愛滋感染者在大家的錯誤解讀,逐漸被社會排擠及忽視,導致感染者畏縮在社會的一角,甚至被無情的排斥,這些現象顯示社會大眾對人權及法律的無知,人類的愛與關懷被蒙蔽。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條規定:「對傳染病病人非因公共防治要求,不得拒絕其就學、就業或予其他不公平之待遇。」另依據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防治條例第六條之一:「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者之人格與合法權益應受尊重及保障,不得予以歧視,拒絕就學、就醫、就業或予其他不公平之待遇。」

感染者的人權、權益不應因感染而被忽視,更應該予以尊重,然而;我們的社區不予以尊重外,法界對於感染者之無情,更另人感到訝異與不解,在錯誤認知上添油加醋,這絕非是一個講「人權」國家所應有的作為,特別對於一群受法律保障的感染者。

當個人遭受感染之後,所要面對的是終身的健康負擔與生命之威脅,但與人類共存的疾病,必然有其長期的關懷需求,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刻正就感染者終其一生所需要的不同關懷,策動市政府所有的力量協助感染者回歸社會生活機制。

面對疾病殘害帶來之社會問題,今天的愛滋問題,已經非同昔日之以醫療問題處理為主導,而應面對不同年齡至終老而帶來的各種教與養問題,它是一個嚴肅的社會問題,需要社會大眾共同接受、參與、與觀念的調整,期盼所有全民給予健康關懷之路,讓他們與大家同在一個環境內生活,因為他們是我們的一員。


新聞資料來源:疾病管制處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