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你的一生怎麼過?中年期與老年期之心理衛生!

文�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陳珠璋

前言

生理衛生和心理衛生是維護人類健康應同時注意的條件,為了預防中、老年期精神疾病的產生,需要考慮如何維持中、老年期的生理及心理健康。中、老年期身體上的生理變化可導致心理適應困難,相反地,中、老年期環境上的負向變化,亦可誘導生理功能障礙。由於此等複雜的互動關係,談到中、老年人的一般心理問題,一方面給予成年人將要來臨的中、老年期有心理準備,另一方面讓中、老年人認識如何處理其遭遇的心理困擾。

一、中年期之心理衛生

■中年期面對的各種情況

中年期配偶歷經各種艱苦,此時家庭的社會地位及經濟情形漸趨穩定,但仍須注意下列危機:

?個人生活:對身體健康的關心;對個人願望的反省;對工作成就的評估。

?家庭環境:對兒女學業及工作的態度(升學考試前的過分期待、對失敗的懊惱及對工作升遷的看法等);對兒女婚姻的付出投入(準備上的忙碌及家庭結構的改變等);由於兒女離開,身為父母角色上有所變動。

?社會背景:因工作場所的複雜,顯現人際關係的競爭現象;由於親友的離別而產生的孤獨感;因社會景氣及國際時勢影響生活情形。

■中年期問題之早期發現

基於早期發現、早期處理的原則,當下列問題呈現時,應加以留意以防患於未然。

?對實際功能衰退有所反應:個人不太能接受生理或心理功能衰退的現象,例如記憶力減退使當事人煩惱不已。

?理想超越現實而覺得不安:個人的社會地位、經濟狀況及身體健康與理想的標準產生差距,使當事人感覺不安,甚至有自卑感。

?自我能力認識上產生錯誤:實際上個人並無明顯的能力衰退,但當事者卻整日惶恐不已,想像或擔心自己會喪失某些能力。

?與朋友之關係趨於不協調:環顧四周同年齡層朋友外表的變化,即焦慮自己也將步上後塵,所以在相處中,較過去不自然,且不願與其來往,反而想要與年輕人在一起。

?生活環境變化後的挫折感:年輕時的環境適應能力較有彈性,但年長後越覺缺少面對新環境或應付環境變化的能力,以致內心產生衝突並有不如意的感覺。

?無明顯外在因素的情緒不穩:外表上看不出原因,或許內心的掙扎,不被年輕一代尊敬,或失去對傳統性家庭及社會溫暖的渴望等,而顯現心情起伏不定。

■中年期心理健康之促進

配合下列各項情況,進一步探討應如何促進中年期之心理健康。

?個人身體器官功能的變化,係成長之自然現象,不要與年輕人相較,而與年紀相仿功能變化較大者互比,則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更可藉其他功能,彌補某些缺陷。如記憶力的減退,可由反覆練習來補償。

?自年輕時,即應時常依照個人的體質及能力,設定一適當的目標,不好高騖遠,也不永遠滿足現狀,能定期評估目標,並充滿自信處理現實的問題。

?對於新的學習,或許缺乏年輕時的恆心與耐力,但仍可藉著豐富閱歷而獲得的判斷力,統整新的經驗,或許會發現,此時的學習能力,並不亞於過去。

?應該瞭解大多數人一般的現象,不要太在意旁人的外表,宜尊重其內在情感的流露,以持久性的友誼來克服,對外表上的改變所產生的疏離感。

?盡量減少環境上的壓力,且使四周環境的變化減低至最少程度。若需要改變可採漸進方式,或可利用社會資源,支持其適應能力。

?未雨綢繆:對於可能遇到的事件,儘早做好心理上的準備。所以,可以在平常即培養一些興趣及娛樂活動,以解決空巢生活上的枯燥與寂寞。並且隨著社會保險制度的建立,不必顧慮自己的身體健康,而心理上多認同自己的角色,而過著充實、有意義的生活。

二、老年期之心理衛生

■老年期面臨的各種情況

■生理方面

?個別差異之存在:雖然醫學統計上,自六十五歲就進入老年期,但老邁過程並非突然的,且有個別差異,不能以同樣的尺度來衡量每個人的老化過程。

?生理變化之瞭解:每個老年人均需按照自己的成長傾向,瞭解老邁的過程係一生命的自然現象,並避免旁人做不必要的比較,以減輕煩惱。

?疾病變化之辨別:老年人的身體變化可能來自生理或疾病的變化,如視力模糊,宜區別是遠視(生理變化)或白內障(疾病變化)所引起。若發現疾病變化時,應及早診斷、治療,以免其慢性化。

?腦症候群之呈現:由於傳染、外傷、心臟病、藥物中毒、惡性腫瘤、電解質不平衡或腎臟病所誘發的急性腦症候群,及老年人特有的動脈硬化症或腦皮質萎縮引起的癡呆症等慢性腦症候群,也會產生各種精神症狀;但有些腦實質變化的老年人,卻不一定患有精神疾病。

■心理方面

?家庭制度之改變:由於現代社會變遷,大家庭制度逐漸轉變為小家庭制度,使得老年人與子女接觸的機會減少,有的因子媳都在工作,會飽嚐白天唯獨老伴在旁的苦境。家庭成員的變動,如子孫因升學、工作、結婚而離去,或老伴乍然溘逝等變故,都會影響老年人的心理。另外,養老院的設立,使某些子女有了藉口,而將年老父母送至養老院等,亦會引起老年人的寂寞。

?人際關係的轉移:個人與親戚、同事和朋友間的人際關係有了變化,如在同學會上,眼見友人日益減少,思及自己終有離世的一天,不免淒然。此外,由於體力漸差或心境沈悶而少外出覓友,因而與朋友交往逐漸減少,而構成新的社會角色形態。

?經濟狀況之變動:雖然公教人員及勞工保險退休制度已建立,但老年人的經濟來源仍未見穩定,子女反而認為父母可靠退休金生活,不必供給生活補助,使年老者難享清福。或另一方面,因退休後,社會地位不如往昔,有時會覺得自卑無用。

?文化背景之影響:現代社會步向都市化、工業化及民主化,這些都足以影響年輕一代的敬老觀念。如時下父母對子女的管教,較採放任態度,俟子女長大後,也較不會去關心父母。另外,若年輕時本身對父母不孝,爾後子女也可能會仿同其態度。如何保持或培養老年人的威望,道德、宗教或哲學觀念等文化因素,影響甚為深遠。

■老年期的各種心理反應

?接受態度(acceptance):老年人應該瞭解及接受「老邁過程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現象」,並適當地留意自己的生理或疾病變化,且採取合理的步驟,檢查各種身體功能,以冷靜正視老邁過程是最成熟的心理反應,並儘可能的接受心理方面的失落。

?否定作用(denial):個人本身雖有些老化生理現象,但否認其存在,甚至有疾病的變化,也會否定其可能性,而不願就醫。對社會經濟方面的失落也極力否認,以致不想謀求救助而無法挽回困境。

?投射作用(projection):因內在生理功能的失落感,使得自我控制功能受到威脅,導致老年人對家庭環境的支配亦因而減弱,使其覺得憤怒、挫折、不信賴及疏遠,甚至訴苦有人會欺騙他、撒謊或偷東西等。有時因為覺得家人會剝奪其對獨立自主行為的支配或控制時,使其責難家人。此作用嚴重化時,會表現妄想狀態。

?補償作用(compensation):為極力補償真實上或幻想上的身體不適,老年人會誇其實力或優點,而勉強表現其能力。若失去的親密朋友越多時,會越想收集過去與朋友共享的生活或事物經驗,以代表已失去友人的象徵性意義。

?憂鬱反應(depression):對內在器官衰退的威脅及外在社會和經濟的挫折,老年人無法達成新的適應,而使自己與外界隔離,自陷於寂寞、悲傷及嚴重的憂鬱中,也伴隨失眠、食慾不佳、便秘等身體化症狀。

?慮病現象(hypochondriasis):有些老年人過分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並經常設想身體各器官已罹患疾病,雖經詳細檢查找不到生理根源,但仍堅信身體疾病之存在,力勸無效,終日惶恐。

?功能性精神病(functional psychoses):在老年期,會表現精神分裂病、情感性精神病(躁鬱病)或妄想病等症狀。大部分是復發或早年發病而導致慢性化的病患。

■老年期心理困擾之預防

?歸屬感之保持,以消除孤獨寂寞感:家人應多注意老年人的日常起居,並鼓勵其參加各種社區內給予老年人的活動,以增加其隸屬於一個家庭或社會的感受,以減低寂寞。

?安全感之增強,以緩和過分依賴感:老年人雖不喜歡被憐憫及同情,但另一方面有時又需要家的照顧及安慰。此種矛盾的心境,顯現心理上的困難。所以,應多考慮老年人真正的需要是什麼,多支持其實際能力、關心其生活,而給予適當的安全感,否則一味呵護,突遭變故,老人家反不知所措。

?價值感之培養,以解決自卑無用感:老年人雖自職業上退休,但可安排園藝、手工藝、文書工作、雜役或家事幫忙等,使其覺得仍在家庭中及社會上扮演某些角色,以增強其自尊心。此外,老年人如能在年輕時即培養一些娛樂消遣,此時則可自娛或娛人,生活上也較富有情趣與意義。

?解脫感之享受,以紓解被迫約束感:老年人應按照自己的需要及現有的能力,自在地安排適合於自己的活動,有效地運用個人的時間,不必受到社會的特殊約束,能夠逍遙過著多彩多姿、如釋重負的生活,未嘗不是一種享受。

?福利網之建立,以促進社會的回饋:老年人白天可參與社區日間活動中心或老人俱樂部所安排的活動,以建立新的人際關係,並增進其為社會中一份子的從屬感。退休醫療保險及老年健康檢查免費服務等,可使老年人的健康有所保障,並避免久病所引起老年人及其家屬雙方的適應困難。另一方面,老人福利法之擬定及退休年齡的彈性規定等,也可彌補經濟及成就上的失落,並鞏固老年人的安全感。

而有工作能力的退休人員也可在適當的安排下,在社區內擔任志願服務人員,以貢獻社會,並提升老年人的價值感。如此,當整個社會的老人福利網完整充實時,則不必建立太多養老院,而將老年人自社會中隔離,反而可使老年人更能在社區中過著自由自在的舒適生活,以享受晚年之人生。

三、中年期與老年期心理問題之比較

再者,本文擬就性別、性格及生活習慣探討此兩生活週期問題出現之差異:

■性別

女性在中年期對其停經現象較為呈現敏感態度,其心理變化多於生理變化,並且由於兒女因升學、工作或結婚而離開,使其倍覺孤獨,所以其角色的更新比男性更顯需要。男性在生理及生活上之變化較為緩慢,其在中年期產生的心理問題減少。但女性進入老年後,其家庭角色和生活改變不多,仍然可以盡到女性的天賦,如抱養孫兒和協助家務等,而仍覺自己的價值感。

至於人際關係,因尚能與鄰居及親朋互相來往,較不會為孤單而苦惱。反觀男性老年人,在家庭和社會功能產生變化下,尤其是在毫無適當準備時,突然退休,會有無所適從的茫然。故一般而言,在老年期,男性心理問題的發生比女性頻繁。

■性格

在中年期會引起較多心理問題者,大都具備強迫性人格,且小部份具有分裂性人格或歇斯底里性人格。個人由於受到各種壓力,維持至中年時期的愛恨相存的反向作用,此時變為內射或外射傾向,而表現憂鬱或懷疑現象;而害羞及退縮的性格者越難與環境配合;自我中心的不成熟人格者則較易激動及表現情緒不穩。

在老年期,生理功能自然衰退,身體機能逐有缺陷,行動範圍也日愈縮小,缺乏新的學習能力。如此,性格消極及依賴性強的人,處處需要別人的協助,倘未能得到滿足,其生活自然愈加平淡,孤獨感日欲顯著,心理不安的情況逐漸加深。固執性格的老年人對環境反應較為刻板,伸縮性較少,人際關係退縮,對生理變化亦難以應付。所以,自心理衛生的立場而言,個性較為保守者,是較為吃虧的,一般認為活潑、樂觀、工作積極、解決問題的慾望濃厚、自我主張較強的老年人,心理較為健康。但如果攻擊性太強,欲事事控制其生活局面,而事實上是不可能的,則易產生挫折感。

■生活習慣

中年期父母較注重於居住,較講究衣住方面,可就其社會階級而安排舒適的生活環境,但老年人對此方面的需求較不強烈,而對飲食方面較會留意。給予老年人的食物,除應考慮其營養熱量的充足外,亦需注意誰計畫、準備其食物,何人與其共進餐食以及用餐時的情況及氣氛等更是重要。倘若這些條件無法滿足時,老年人可能會抗拒飲食,表面上是胃口不佳,事實上是拒絕家人的態度表現。老年人會向照顧他飲食的家人呼喚協助,這也是其對社會關係要求的一種表現。

結語

中、老年人應該瞭解及接受「老邁過程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現象」。由於周圍的人群之幫助,可使中、老年人發揮其身體、精神及社會各方面的能力。應該鼓勵中、老年人建立新的社會關係或再建立舊有的人際關係,促使他們不要離去人群,並發展娛樂、比賽、宗教及家事方面的活動。同時,要和他們一起(不是為了他們)計畫日常生活,使他們覺得有自尊心、安全感及價值感,並且使他們不受別人的約束,自由自在地過著解脫現實的舒適生活,以享受其晚年的人生。

新聞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衛生局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