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淺談下消化道血便

何謂血便?簡單的說就是大便有血,有可能肉眼可見,也有可能靠檢驗才發現,就是一般所謂”潛血”。因此自己觀察自己糞便的顏色實際上有其重要性,但食物因素引起的顏色改變需一併考慮進去。

一般而言,血便的可能出血來源不外乎:(1)上消化道出血或(2)下消化道出血。一般而言,上消化道出血,發生的出血部位可能為口腔、鼻咽喉、食道、胃、十二指腸這些部位,血便顏色多半黑、黏如柏油且或許會有吐血情形;十二指腸第四部份起之小腸、大腸、直腸及肛門就屬於下消化道出血,血便顏色一般為暗紅或鮮紅。根據國內外文獻報告指出,上消化道出血約佔出血來源的25%,小腸出血佔10%,而大腸直腸或肛門出血則佔最高比例,約65%。

當你發現自己有血便的情況時,切莫驚慌。首先你可以觀察、記錄自己血便的情況,比如:(1)顏色、深淺;(2)有無正常糞便形態;(3)近幾小時或近一周次數;(4)每次大約出血量;(5)有無其他合併出現之不適。接著可以求助於專科醫師包括腸胃內科或大腸直腸外科。於就診時,應將血便的詳細情況告訴醫師,使醫師能有初步的瞭解,讓醫師便能根據你的描述,判斷可能的出血原因,進而採取適當的診斷步驟。
下消化道出血引起血便常見的原因:

(1)小腸:可能為小腸的良性(息肉)或惡性腫瘍,或者是小腸憩室發炎等疾病。
(2)大腸:可能為大腸的良性腫瘤(息肉),憩室發炎,惡性腫瘤,細菌、病毒感染或是自體免疫系統異常引起的發炎、潰瘍等情形造成之血便。
(3)直腸:可能為直腸的良性腫瘤(息肉)或惡性腫瘤,細菌、病毒感染或是自體免疫系統異常引起的發炎、潰瘍,直腸因甘油球灌腸導致創傷等形成血便。
(4)肛門:可能為肛門的良性腫瘤(息肉)或惡性腫瘤,或者是一般常見的痔瘡產生肛裂所造成的血便。

肛門指診是最常用、最方便也最快速的初步檢查方式,更進一步的大腸鏡檢、大腸攝影檢查或是小腸攝影檢查都是常見的診斷方式。每一種方式總有其優、缺點,因此專科醫師會依判斷可能的出血原因,與您討論並建議採取適當的方式。

一旦知道出血的原因那治療就不是太困難了,配合醫師的建議多半可以有不錯的效果,既使是大家最害怕的大腸直腸癌,目前的治癒效果也有長足進步,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將使你的病情獲致最好的治療效果。有疑慮時醫院的大腸直腸外科、腸胃內科均有完善的設備,訓練專精的專科醫師,來解決您的血便困擾。
本文作者: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 吳昌杰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