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認識腦外科加馬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

由於醫學科技的進步,腦外科手術逐漸朝微侵犯性的治療方式發展,而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就是其中的一種治療方式。近年來加馬刀放射手術在神經外科領域中越來越受重視,因為其最大的特色就是:
1.避免或減少因傳統開顱手術而造成之出血、感染或神經功能損傷。
2.無開刀傷痕、流血量極少(頭皮局部麻醉流血量)。
3.不用全身麻醉(但是兒童或無法依指示配合病患則需要採全身麻醉來配合治療)。
4.低風險,不需要住加護病房,可節省醫療資源及減少家屬術後照護的負擔。
5.恢復快,手術後當日(或隔日)即可出院,可立即恢復日常生活作息或上班工作。加馬刀手術在許多疾病的治療效果已獲得肯定。

何謂「加馬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
加馬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是以立體定位頭架配合醫學影像掃描,定出腦部小體積病灶部位之座標,透過特殊設計的準直儀頭盔(collimatorhelmet),將201束加馬射線集中照射於特定病灶座標上,使其接受極高的治療劑量,而此照射方式卻能將病灶周圍組織劑量減到最低,避免傷害。藉由精細的加馬射線照射,其效能猶如一把銳利之手術刀,能精準地治療病灶而不傷及周邊正常組織,因此稱之為加馬刀。

加馬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的適應症
1.良性及惡性腦瘤、腦血管畸形、三叉神經痛、癌症疼痛、癲癇及巴金森氏症之震顫等神經功能疾患。
2.手術後殘存或復發之病灶。
3.年邁或身體虛弱而無法接受全身麻醉之手術者。

考慮放射線的效應,原則上直徑3公分以下之病灶是可以採用加馬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治療。治療之病灶,包括:

●血管疾病:如動靜脈畸形、動靜脈瘻管、海綿竇血管異常等;
●良性腦瘤:如聽神經瘤、腦膜瘤、顱咽管瘤、腦下垂體瘤等;
●惡性腦瘤:如轉移性腦瘤或膠質細胞瘤放射治療後之追加補充照射等;
●功能性手術:在三叉神經痛及運動障礙之震顫症狀,已有不錯之療效。

傳統手術後殘留之腫瘤或病灶復發也可以採用加馬刀治療,可避免再次手術。對於某些病灶位於深部或功能性腦組織中,不宜手術或手術危險性高者;年邁或身體不適合全身麻醉之病患,加馬刀是另一選擇。

加馬刀放射手術治療流程
1.固定立體定位頭架:
在局部麻醉之下將頭架固定於病人頭部以建立頭部之空間座標。
2.影像檢查:
利用磁振造影(MRI)、電腦斷層(CT)或血管攝影(DSA)確定病灶位置及範圍。
3.三度空間電腦治療計畫:
以電腦重組為三度空間之影像進行計量之分析,使劑量精確地集中於病灶區內,達到治療效果;同時避免周圍組織受到損傷。
4.加馬機放射手術治療:
接受加馬射線照射時並不會感到疼痛,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大部分患者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少部分可能有頭痛、噁心、嘔吐、頭釘處疼痛等。治療時間因疾病診斷不同約數十分鐘至數小時不等。術後頭架可立即取下,隨後返回病房休息觀察。

加馬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出院衛教
病人在手術後當日(或隔日)即可出院,可立即恢復日常生活作息。在出院前,需衛教病人及家屬有關骨釘處傷口的照護,及傷口上抗生素藥膏的使用方式,並注意放射手術後的症狀是否有新的症狀發生,可能有腦組織水腫致頭痛、嘔吐、癲癇發作等情形。提醒病人及家屬於出院後仍需返院複診。

手術後追蹤計畫
加馬刀放射手術治療雖然安全性較高,但與傳統的開刀手術不同的是,原有之症狀或疾病潛在的危險並非立即可以改善;且依文獻統計放射線可能產生少數之併發症,如腫瘤組織壞死、水腫或神經損傷之症狀等,必須定期長期追蹤並評估其術後療效。

1.腫瘤治療後,良性腫瘤每六個月;惡性腫瘤每三個月,必須接受磁振造影或電腦斷層掃描檢查。
2.血管病灶經治療後,除每六個月接受電腦斷層掃描或磁振造影檢查外,若病灶消失或治療後第三年建議接受血管攝影檢查病灶以確定療效。

本院神經外科加馬刀治療中心位於第二醫療大樓地下一樓,成立於民國92年8月,截至102年12月止共順利治療1482位病患。治療團隊陣容堅強,包括神經外科孫銘希醫師、潘宏川醫師;放射腫瘤科游惟強醫師;神經放射科醫師、醫學物理師、放射技術師及專科護理師..等。立體定位手術對於腦部病灶難以接受傳統手術的病患是一大喜訊,對於此項治療過程,需完整的醫療團隊才能圓滿達成。一般人對於放射手術會感到恐懼,主要是因為對於治療流程狀況的不清楚,故護理人員需要特別給予病人及家屬說明治療的步驟及可能之副作用,在整個治療過程前後多給予心理支持並提供相關護理指導,相信可以帶給病患更完善的照護。
本文作者:臺中榮總神經外科專科護理師 吳美芳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