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潛伏結核感染簡介

結核病是因感染結核菌所引起的一種傳染病,人的結核病通常由結核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結核病的傳染以飛沬為主,最常發生在較親密的接觸者,或居住在同房屋者。結核病通常不會經由衣服或食器傳染,直接吸入人咳出的飛沫也是傳染途徑之一。

一般來說,接觸者約有1/3的可能會被傳染而成為潛伏感染者(仍非結核病患),而潛伏感染後,終其一生有10%的發病機會,其餘的人則平安無事度過一生。因此需強調「感染與發病不同」,而 50% 的發病多集中在曝露後前兩年內。接觸者的發病風險通常取決於指標個案本身的傳染性、接觸者本身的易感受性(疾病抵抗力)、接觸者與指標個案接觸時間、親密度及環境中結核菌密度等因素。

然而,結核潛伏感染者並無臨床症狀,也不具傳染性,但亦無法直接診斷為結核潛伏感染者。臨床上常依結核接觸史認定為高危險群,而於高危險群中進一步以免疫診斷工具間接確認潛伏感染的診斷。常用的方法有兩種:結核菌素皮膚測驗(Tuberculin skin test, TST)及丙型干擾素血液測驗(Interferon -γ release assays, IGRAs)。結核菌素皮膚測驗為現行台灣廣泛採用的方法,使用丹麥製PPD RT23 with Tween 80,劑量2 tuberculin unit (TU)/0.1 mL,Mantoux test,於48~72小時之間判讀反應硬結。使用之結核菌素來源(菌株)、測驗與判讀技術、使用劑量、宿主因素、卡介苗接種、環境中的非典型分枝桿菌等因素都可能影響結核反應的判讀。

丙型干擾素血液測驗為近來研發出診斷潛伏結核感染的新方法,是利用結核菌特異抗原在體外刺激淋巴球產生丙型干擾素 (M. tuberculosis specific Interferon -γ),加以定量來判是否有潛伏結核感染,理論上可減少卡介苗及環境中非典型分枝桿菌所帶來的偽陽性,但仍需更多研究資料證實於台灣的檢查敏感度及特異性,且該檢查較昂貴,故尚未普遍使用。

結核潛伏感染的藥物治療目的在於降低結核潛伏者發病風險,目前主要是以單一藥物isoniazid連續治療9個月,雖然安全性高,仍須留意肝炎的副作用,特別是35歲以上的人。治療期間每月的回診評估仍是需要的,醫師可依病人臨床狀況決定肝功能的追蹤頻率。另外,要達成降低結核潛伏者發病風險,治療藥物服藥的順從性是必需的。同時,於結核潛伏感染的藥物治療前要排除活動性肺結核(若為活動性肺結核,即為已發病,需予以結核病治療),治療中亦要避免有再次的結核菌暴露及感染。
本文作者:衛生福利部胸腔病院肺功能科 周梓光主任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