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考考考,烤焦了沒? 如何面對考試壓力

郝同學是高中三年級學生,平時認真讀書,希望能考上理想的學校,但是愈靠近考試,他發現自己心情煩躁,無法專心唸書,常常發呆、恍神,一整天都沒精神,可是晚上又常常睡不著。郝同學也發現自己常見有心跳加快、心悸、腸胃不舒服、肌肉緊繃、冒汗的狀況,連身體好像都出問題了。郝同學擔心學業表現愈來愈退步而前來求診。

原來郝同學早就幫自己訂了讀書計畫,因為聯考將近,會常常擔心唸不完或考不好,所以唸書的時候沒辨法靜下心來,造成唸書的效率不好,書好像怎麼唸都唸不完;每天想辦法撐晚一點,要把書唸完,可是常常沒唸多少書就打瞌睡;當要上床休息時,想到書沒唸完又緊張地睡不著;隔天起床當然就精神不佳,注意力不能集中,唸書效率變差,形成惡性循環。媽媽也覺得郝同學情緒也變得不穩定,常常愁眉苦臉,不想說話,而且很容易不耐煩。

郝同學對考試壓力的反應,在醫學上是屬於「適應障礙疾患」。而適應障礙疾患是指在遇到生活壓力事件時所出現的情緒反應,而造成郝同學嚴重心理的困擾或明顯地影響到他的表現。情緒上可能會出現控制不住的緊張、焦慮、過度擔心,甚至出現憂鬱症狀;身體上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疲倦與失眠;還可能會有自律神經相關的症狀,像是心跳加快、胸悶、發抖、冒汗、呼吸不順、腸胃不舒服、肌肉緊繃、頭暈等不舒服。這些症狀大多數在考試過後就會有明顯的改善;但是如果已經明顯影響唸書效率,造成學業表現受到影響,那就需要向專業尋求協助了。
 面對考試所帶來的壓力,考生們可以怎麼做呢?以下四大方向和大家分享。

考生如何調整壓力?

1. 訂定合理的讀書計劃:訂定一個無法完成的讀書進度表,會讓人壓力很大,進度表上要預留一些空檔時間,若讀書進度稍微落後,可以馬上調整計劃,仍能在一、二天完成原訂的進度,才不會有讀書都讀不完的感覺。

2. 足夠的睡眠:睡眠不足會易疲倦、精神不能集中,反而降低讀書效率。足夠的睡眠時間每個人不一樣,可以用醒來時不會頭昏腦脹、昏昏欲睡來做衡量,也不需要在假日時補眠。

3. 長時間讀書時要安排休息時間:長期做同一件事容易導致慢性疲勞,也會降低讀書效率,每讀書一小時,休息五到十分鐘,休息時試著放鬆自己,可以選擇運動、聽音樂、和別人聊天等方式。

4. 調整負面思考:若一直易把狀況往壞處想,或給自己很高的期待,像是「我怕會表現失常」,或是「我一定要考滿級分,不然我就完蛋了」,這些思考會讓自己沒辦法專心在讀書上,甚至會造成壓力過大而表現不佳。例如:想著「我只做了二年的模擬試題,我一定讀不完」,不妨換個想法:「我已經做了二年的試題,只要把寫錯的地方好好復習,讀書就能比較快抓到讀這個範圍的重點了」。

5. 給自己適度的獎勵:準備考試很辛苦,若自己可以達成某項設定的讀書目標時,給自己一些可以讓自己開心的獎勵,像是把握十分鐘的休息時間,跟家人或朋友聊聊天,吃一點喜歡的小點心,讓自己在考試壓力中還可以維持好心情。

家長如何協助考生?

1. 不給孩子過度的壓力:肯定孩子的努力,但不要一直詢問考生的準備進度,也不要讓孩子有「考不好爸媽會很失望」的壓力,造成過度緊張,反而無法發揮實力,甚至畏懼考試。緊張的氣氛是會傳播的哦,緊張的爸媽會容易讓孩子也很緊張,所以爸媽也要放輕鬆,保持平常心。

2. 提供健康的飲食:對考試的焦慮,可能會影響孩子的食慾,吃得過少或是過多,均衡的營養可以提供唸書所需的腦力及體力,讓孩子處於最佳狀態。尤其是早餐一定要吃,孩子常常因為早上起不來,或是趕著要唸書,造成用餐時間變得很不規則。

3. 協助孩子安排規律生活:協助孩子安排適當的生活作息,例如:讀書、休息、用餐、活動時間,以及睡眠時間,並以心平氣和的態度做適度的提醒。

4. 提供適合的讀書環境:安靜單純的環境較適合孩子唸書,如果家中無法有獨立空間提供孩子唸書,也可以建議孩子到圖書館或學校唸書。

5. 協助孩子尋求幫忙:對於過大的考試壓力、失眠及其他的身體不適,可以至醫院尋求兒童青少年心智科的幫助。

如何做最後的衝刺?

1. 考前最後一個月要調整作息:有人些會覺得晚上讀書效率比較好而養成了「早上睡覺,晚上讀書」的模式,但仍要注意「早睡早起」的生理時鐘,才能配合當天考試的情形,讓自己在考試時可以維持好精神,發揮最佳狀態。建議唸書及休息的時間可以比照考試當天的時間安排。

2. 最後二周的黃金時間:因時間急迫,以有把握可以拿到分數的部分為主,建議跳過不重要也完全不熟的部份,花時間念重要但尚不太熟的部份,最後快速複習已念熟的部份。這樣的安排可以有效率地記得最多的內容。

3. 模擬考試:自己用考古題模擬考試的狀況,熟悉考試的情境,訓練自己在考試中的專注力。

請記得最後的小叮嚀,壓力可以提升腦部的記憶力,是準備考試最好的助力。在最後衝刺階段,壓力是難免的,但不要被壓力嚇倒了,並且記得要好好利用它,發揮自己的實力,就是考試致勝的關鍵。

本文作者:亞東醫院精神科 江惠綾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