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關注災後精神健康 正視精神病人權益!

0206臺南地震發生迄今第十七天,災情最慘重的維冠金龍大樓倒塌造成115人死亡,175人受傷,搶救期間電視媒體全天持續且重複地播放災區現場槍救情形,包含家屬悲傷哭泣的感傷畫面,讓看電視的民眾情緒瞬間低落,跟著流淚難過起來,甚至感同身受地出現替代性創傷反應。而在震災中喪失親人的家屬,心情更是悲痛萬分,精神科醫師表示,若悲傷、恐懼、易怒情緒、失眠等症狀超過一個月,可能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2月18日於維冠金龍大樓尋獲的罹難者林小姐,據媒體報導罹患林小姐精神疾病,衛生單位未提供其完整精神照護等訊息,而根據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查詢,林小姐非列為衛生機關追蹤關懷的個案,而求診過精神科未必代表當事人有精神疾病,衛生局依現今精神衛生法及個人資料保護法,人人皆有就醫自由及保密權利,若非經由精神科專科醫師診斷確定之精神疾病病人,不宜以精神病人稱呼當事人。

根據臺南市政府衛生局精神病人追蹤關懷統計,截至105年1月止有10,405人因罹患精神疾病而需接受衛生機關追蹤關懷的市民,追蹤關懷主要目的是提供電話及家庭訪視,訪視個案及親近家屬,瞭解及評估個案精神狀態及病情、有無規律就醫及規則服藥、與家人相處互動狀況、就業、就學狀況等生活面向,針對所評估的問題提供健康諮詢及衛教,並視問題提供網絡資源轉銜,目的是希望能降低個案復發率,減少重複住院率及穩定與家人的關係。

社會大眾往往認為精神病人具有攻擊性、是顆不定時炸彈、因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無知及迷思,導致精神病人在社會大眾眼裡成了人人害怕的對象,當被貼上精神疾病標籤後,常常讓精神病人及其家屬抬不起頭、覺得是種恥辱等負面評價。精神醫療相關研究證實,「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攻擊性並未比一般人高,但媒體往往將有暴力行為的個案直接與疾病連結,造成社會大眾的誤解。衛生福利部已將「精神分裂症」正名為「思覺失調症」,透過正名,期待病人及家屬更能了解「思覺失調症」之病症,提升就醫意願,增進家人及社會大眾給予「思覺失調症」病人關懷與協助,去除精神病人標籤化、污名化與減低負面刻版印象,使精神病人順利回歸社區生活。

衛生局在此呼籲社會大眾勿用異樣眼光看待精神病人,需社會大眾及家屬的支持、鼓勵及關懷,大多數的精神病人若早期診斷、適當治療,仍可穩定地回歸社區中生活。另外,若發現自己或身旁的親朋好友出現如:憂鬱、焦慮、活動量減低和睡眠變差等情形,建議儘早尋求專業諮詢或精神科醫療人員評估,早期治療讓疾病的預後變好。衛生局提供22處免費心理諮商服務,有精神健康諮詢需求的民眾,可於上班時間撥打06-3352982或06-6377232向衛生局預約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