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游於醫游於藝 游於詩詞和草書 陳持平的痴狂與烈愛(下)

作者 邱文通

重拾畫筆 牽線好友

然而,201360歲的那一年,白色巨塔的內部鬥爭卻讓他心灰意懶,甚至對人生感到絕望。有一天,他在台北捷運地下街閒逛,看到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的書《尹教授的10堂課:興學興人的神隱總裁》,受到書中寫道「改變自己就能改變人生」觀念的啟迪,就請秘書幫他買畫畫材料,決定畫一張卡片送給尹衍樑致謝。

他在書中看到一幅桌子的相片,那是尹衍樑在求學時期親手做、送給工藝老師的桌子。那張桌子造型是音樂符號,非常特別,陳持平非常感動,於是就照圖用畫筆畫下這張桌子,要送給尹衍樑。結果,秘書只買了小學生用的20色雄獅蠟筆,再給了一張A4紙。他畫好卡片,怕A4紙太單薄,特地護背後寄給尹衍樑。尹衍樑收到卡片後,回送一盆蘭花,兩人結為好友,「我開始有信心,覺得自己的畫應該不差,便利用閒暇開始畫畫。」推薦閱讀:游於醫游於藝 游於詩詞和草書 陳持平的痴狂與烈愛(上)

尹衍樑可以說是讓陳持平拾起畫筆的最大貴人,兩人偶而還會透過臉書交流;20204月,陳持平在他臉書上傳〈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的作品,尹衍樑讚嘆說:「您的畫中流露出愛與關懷……。」陳持平也如實訴說他創作繪畫的心路歷程,於是有了以下這段相知相惜的對話:

尹衍樑:
您的畫中流露出愛與關懷!您個人,我感覺有些孤寂。千山萬水我獨行,行俠仗義終不悔。壯哉斯言。佩服之至!

陳持平:
我算是幸運之子。回首一望我的創作之路,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我在60歲之前,做夢都夢不到會有今日能夠作畫又開畫展的情景。我現在已經擁有2,300幅作品,我覺得太寶貴了。那是我書法家父親內心的願望,更是我畫家祖父夢寐的期許。我60歲開始創作,現今68歲,已經創作八年,雖然到了老年,但是仍然活力十足,創意無限。我是很滿足這樣的成果,也很珍惜這暮年之福。惜福感恩之餘,我深知這是上帝賜給我的禮物。因為我一直為祂救回來很多小胎兒的生命。所以上帝在我晚年給我一個驚喜。我午夜驚魂,不禁感動不已!

尹衍樑:
想到一首詩,敬送給您: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自古以來大畫家、大政治家、內心都是孤寂的、山至絕頂我為峯。感謝上帝的恩典!阿們!

陳持平:
我父親一生都勤於書法寫字,不論多忙,從未間斷。但是他只喜愛寫隸書。他寫字永遠工整嚴謹,他非常尊重字,他認為字是有生命的。所以有他寫字的紙,不可當垃圾丟棄,一定要恭敬的燒掉。他的書桌下有一個竹子做的字紙簍,我一直在高中畢業離家前,都要替他到門口空地去燒他的字紙,那是我父親給我這個當長子的一件他認為很神聖的工作。我想我青少年時那麼虔誠的燒了那麼久又那麼多字紙,所以現在畫起字來必有神助。

父祖輩耳濡目染 延續繪畫情感

陳持平的繪畫細胞來自家學。祖父陳開泉師承中國一代繪畫藝術大師劉海粟,曾就讀上海美專,和藝術大師李可染是同班同學;父親陳祖儒是新竹商業職業學校創校老師之一,在書法領域表現出色。在父祖輩耳濡目染下,他自幼對繪畫極具興趣,也學過幾年素描。但當了醫生後,幾乎不曾作畫。

「父親本來想鼓勵我朝繪畫發展,但我會讀書、希望讀書,父親看到我功課好,還考上醫學系,就沒有再跟我提起畫畫的事情。」陳祖儒後來轉向期望自己的孫女;大孫女孝恩喜歡從小喜愛音樂,在光仁中小學音樂班主修鋼琴和副修大提琴,小孫女孝恬小時候愛畫畫,爺爺開心的不得了,不只慎重把她的畫作框起來,還為她取名「畢卡恬」,整天這麼叫她,就是希望她能成為像畢卡索一樣的大畫家。陳持平笑著回憶說道:「後來恬恬和孝恩都成為醫師。反倒是我繼承祖父的心願,我一生行醫,從沒有想過有一天竟然是我拿起畫筆,圓了父親的藝術夢。」

善感又熱情 被醫務耽誤的藝術家

一旦拾起畫筆,陳持平信手塗鴉,藉著強勁的筆觸宣洩內在急待爆發的能量,越畫越狂熱……。無師自通的他「以心為老師」,人生經歷是他創作的素材,畫筆只是他靈魂表達的方式,大膽奔放的用色,是他內在蘊藏熱情的悸動,狂野不羈的筆觸,是他衝破疆界束縛的爆發。在藝術的世界裡,他不求名不牟利,因為無所求,才能擁有不在意別人眼光的真自由、真寫意,恣意的畫從心而動、縱情的筆隨意走而,馳騁快意人生的畫風捉摸不定,讓人難以想像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陳持平作畫成痴,平均每日一幅,幾乎每天上傳個人臉書,尤喜畫展分享作品。他樂愛在畫展上親自為親朋好友、舊雨新知導覽,唸著詩、播著歌,分享著生活瞬間引發他情感悸動而幻化出的一幅幅畫作。常看他展覽的老朋友說,陳持平是被「醫務耽誤的藝術家」,並形容他:「對生命既善感又熱情,過去只能把這份濃烈炙熱的感覺壓抑心中,兢兢業業把時間與精力奉獻給醫療和助人,如今畫畫是帖心靈處方,他心有多熱烈,就在畫布上盡情揮灑出對生命的濃情烈愛!」

在狂野不羈、盡情揮灑的畫風裡,陳持平骨子裡飽含著家學淵源的豐厚人文底縕。他說,人到暮年,重讀李商隱〈登樂游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很有感觸,此外,在眾多唐宋詩人詞家當中,他對愛國詩人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詩和李清照的作品,也特別有感悟。「我喜歡藉由詩詞與歌曲帶來的感動,成為創作的素材,畫出屬於自己的心境感受。」

跨入藝術領域的第八年,從游於醫而游於藝的陳持平決定以唐詩、宋詞為未來創作的主要題材,他說,他準備集結出版《我畫我説》,融繪畫、詩詞、草書及其詮釋於一體,這種藝術形式創新、有趣,而且具有高度中華文化的價值與意義,「我相信有華人的地方就會有市場,也許那一天大英博物館還會鉅資典藏呢!」

選擇草書,和陳持平狂放不羈的個性相符。他說,草書書法,飛沙走石,龍飛鳳舞,變化莫測,如武林功夫,揮筆時刻令人感到痛快歡暢,淋漓盡致,實在是中國字藝術境界最高者。「我寫的每一幅古詩字畫作品中的每一個字,都是和父親遙遙相呼應和精心刻畫的;每一個字在該作品空間中的角色及與其他字彼此之間的互動,都是經過我深思熟慮的。」

「我努力把中國古典書法藝術,結合古詩古詞和現代上色顏料,在畫布上揮灑自如,必將自創一格,希望來日能登大雅之堂,」他在臉書寫道:「陳持平首創,黑底白字,用顏料帆布畫草書,驚艷無比!活龍活現!馬上寫,馬上掛,豪氣逼人,登堂入室。隨時展,随便掛,不用裱,不會破,不怕水,不怕髒。可大可小,千變萬化,字形無限,大師神韻,古今呼應。」

回首看成為「素人畫家」的八年來,陳持平透過每一次的色彩揮灑,將自我歸零、重新堆砌,身旁的家人則從一開始的不認同到完全的支持。「以前我看的多是畸胎和手術,血淋淋,挺恐怖的,家人根本不敢看、不想聽。開始畫畫後,畫放在桌上,太太、女兒都會過來品頭論足點評一番,家人之間互動更多,感情也更融洽。」笑聲迴盪擴散著的陳持平說,在創作路上的點點滴滴,都是他畫作的養份。

藝術為人類而生 貴在療癒人心

2017年開始籌辦畫展,至今分別在全台多個美術館展出。2021年初,有機會在台南市立美術館第一館展覽作品,二樓剛好有洪通回顧展,陳持平全部仔細欣賞,很感動洪通的執著和努力:「我和他有共同之處,都屬於所謂的『素人畫家』。」

有一回,陳持平和一位受過完整藝術教育的藝術家交流,很驚訝發現他對「素人畫家」的評論,竟然是「頂多只能稱為兒童畫」。「想想洪通,想想自己,不必太介意兒童畫吧?有作品留世總比沒有好。我們這些大器晚成的『素人畫家』,可是返老還童、老年回春、老蚌生珠、老年得子、老而不死的異類。」

陳持平在一篇論素人畫家的短文中抒發自己的心聲:「我想藝術的本質就是真善美,藝術貴於多樣性,藝術貴在療癒人心,藝術讓創作者及觀賞者都能夠得到心靈的解放和療癒。藝術為人類而生,藝術品是人類文明的產物。藝術家的作品是人類文明的共同遺產。所以素人畫家也有他們的功能和作用。從台南美術館對洪通作品的重視,彰顯藝術不是屬於特定的專業族群,而是屬於全人類。」

陳持平還引述當今最熱門量子科學中「糾纏態的互動」的原理,強調如果藝術家內心深處澎湃洶湧,其作品産生量力子學的力道會很強大,影響力就會無遠弗屆,可以超越時空,所以很多古人的作品隔了百年、千年,現在欣賞仍舊可以感受創作時那股熱情,因此,藝術家創作要入世親身感受,要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才容易得到產生共振共鳴,才容易和世人造成「糾纏態的互動」。

【陳持平小檔案】

陳持平,男,1953年生於新竹,為台灣產前遺傳診斷遺傳學專家與知名畫家。

高雄醫學院第一名畢業後進入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之後遠赴美國耶魯大學遺傳學系擔任研究醫師。因指出需用未培養之羊水細胞進行產前基因檢測,並對鑲嵌性體染色體異常之產前診斷有重大貢獻,挽救嬰兒無數,於2019年榮獲第29屆醫療奉獻獎。

2013年12月拾起畫筆開始創作,至今共累積2,300多幅畫作,出版畫冊十卷。其畫風屬於野獸派,線條奔放狂野,用色大膽激烈,極具震撼卻又療癒人心。

原文出處➡【醫學有故事】

本圖文已獲「醫學有故事」授權引用

醫師_陳持平
陳持平
醫師
簡介
•專長領域:產前診斷、遺傳諮詢、分子細胞遺傳學、周產期醫學、畸胎學、臨床遺傳學
•傑出貢獻:第29屆醫療奉獻獎得主、知名畫家、產前遺傳診斷遺傳學專家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