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目擊車禍如何面對心理創傷?營養調理是關鍵第一步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吳婉華營養師

經歷三峽車禍後,不只是身體創傷,心靈也可能留下深刻陰影。本文分享如何透過營養支持與生活調整,協助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患者穩定情緒、重建內在平衡,走向真正的康復之路。

5月19日,一起發生在新北市三峽的重大車禍震驚社會,不僅造成多人受傷,更對現場目睹者與受害者家庭帶來深遠影響。在傷口癒合之後,另一場更長期的「心理戰役」才正要開始——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當心靈受創,身體也會記住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是一種在經歷極端壓力或重大創傷事件後可能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無論是嚴重車禍、自然災害、暴力事件,甚至手術或失親,都可能引發這種持續性的壓力反應。

常見的症狀包括:

  • 不由自主、不斷地回想或重現創傷事件,甚至感覺事件再次發生
  • 下意識地避免與創傷相關的事物
  • 過度警覺
  • 對人事物產生疏離感,甚至影響睡眠與專注力。

若這些症狀持續超過一個月且影響日常功能,就可能符合PTSD的診斷標準。女性發生率高於男性,部分原因可能與情緒感受與壓力處理方式的差異有關。

營養,是身心重建的第一步

PTSD的治療過程中,心理治療與藥物固然重要,但營養常是被忽略卻關鍵的一環。研究顯示,許多情緒、認知與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都仰賴飲食中的特定營養素。適當的營養支持,能在創傷後提供大腦與身體所需的修復能量,減緩發炎反應,甚至間接改善睡眠與焦慮狀況。

  1. Omega-3脂肪酸:穩定情緒的關鍵營養素
    Omega-3脂肪酸具備強大的抗發炎功能,對腦部健康尤為重要。多項臨床研究發現,補充EPA與DHA等Omega-3,有助於降低憂鬱與焦慮症狀,並促進神經修復。
    • 食物來源: 鮭魚、鯖魚、亞麻籽、奇亞籽、核桃
    • 每日建議: 每週至少兩次攝取富含Omega-3的深海魚,素食者可選擇亞麻籽油或藻油補充品。

  2. 抗氧化營養素:清除壓力引起的自由基
    心理創傷會促進體內自由基生成,導致氧化壓力,進一步影響大腦功能。維生素C與E作為抗氧化劑,可幫助清除自由基、減緩腦部發炎,對維持情緒穩定具有保護作用。
    • 食物來源:
      ✔維生素C:芭樂、柑橘類、甜椒、奇異果等
      ✔維生素E:葵花籽、杏仁、酪梨、橄欖油

  3. 高品質蛋白質與BCAA:支持神經傳導與組織修復
    蛋白質是血清素與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的原料。對於創傷後需要修復受損組織的患者,每公斤體重建議攝取1至1.5公克蛋白質。支鏈胺基酸(BCAA)則特別有助於腦部修復,對神經退化性疾病與腦病變患者顯著有效。
    • 食物來源: 雞蛋、豆類、鷹嘴豆、起司、魚類

  4. 腸道健康與情緒密切相關:益生菌不可或缺
    腸道菌叢的平衡影響神經傳導與情緒調節。壓力會改變腸道菌相,因此維持腸道健康也有助於穩定情緒與降低焦慮感。
    • 食物來源: 優格、酪乳、發酵食品(如泡菜等)、高纖食物(全穀、蔬菜、水果)

  5. 微量營養素:從礦物質中獲得大腦的能量
    • 鋅: 促進神經修復與免疫調節
    • : 舒緩神經系統、提升睡眠品質
    • 鈣: 協助神經傳導與肌肉放鬆
    • 維生素D: 與認知功能密切相關,缺乏者較容易出現情緒低落與認知衰退
    • 食物來源:
      ✔鋅與鎂:全穀類、堅果、豆類、綠葉蔬菜、香蕉
      ✔鈣:乳製品、豆腐、芝麻、深綠色蔬菜
      ✔維生素D:日曬、魚類、蛋黃、強化牛奶

避免讓壓力「火上加油」的食物!

面對壓力,許多人會尋求糖分、油炸與精緻澱粉的「慰藉」,但這類食物往往加劇體內發炎與情緒波動。

  • 應避免加工食品(如香腸、火腿等)、含糖飲料與甜點過量、咖啡與酒精
  • 選擇天然、未經高度加工的全穀類食物,才是穩定情緒、長期健康的飲食關鍵。

不只營養:睡眠、運動與情感支持同樣重要

創傷的復原,是身心整合的過程。除了營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更是不可或缺的療癒力量:
  • 規律作息與充足睡眠(每日7–8小時):穩定神經系統
  • 適度運動(如快走、瑜伽、游泳):提升腦內啡、促進血液循環
  • 情感連結與正念練習:透過冥想、與親友傾訴,釋放情緒,培養復原力

創傷不等於終點,營養能成為重啟人生的起點

PTSD不只是「撐過去就好」,它是一種實實在在、需要醫學介入的心理健康議題。專業的心理治療搭配營養與生活型態調整,是重建內在穩定與生活品質的重要途徑。營養不只是恢復體力的燃料,更是安撫大腦、穩定情緒的良方。對每一位曾受創的個體而言,我們所能做的,不只是治療,更是陪伴他們找回自我、重拾希望。

參考資料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