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口交不戴套會傳染愛滋病嗎?小心這3個情況讓你暴露HIV風險!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愛滋病毒(HIV)是一種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若未經治療,最終可能發展為愛滋病(AIDS)。HIV主要透過血液、精液、陰道分泌液等體液傳染,會破壞人體免疫力,使感染者更容易罹患其他嚴重感染或腫瘤。

口交會感染HIV嗎?專家解析風險高低

相較於肛交與陰道性交,口交在HIV傳染途徑中被認為屬於風險極低的性行為。即便口交涉及陰莖、陰道或肛門的口部接觸,只要未與血液、精液或陰道分泌液等可能帶有病毒的體液直接接觸,一般而言,HIV的傳染機率極為罕見。

然而,「風險低」並不代表「完全沒有風險」。若在進行口交時出現某些有利於病毒進入體內的條件,例如口腔傷口、黏膜發炎或伴侶體內病毒量尚未受到控制,則口交仍有可能成為HIV傳染的管道。

這些情況下,口交也可能傳染HIV

雖然風險低,但在特定情況下,仍有可能透過口交傳染HIV,包括:
  • 口腔內有傷口、牙齦出血或潰瘍時
  • 口腔接觸大量精液、陰道分泌液或經血時
  • 伴侶為病毒量尚未控制的HIV感染者

如何降低口交時的HIV感染風險?

保持口腔健康與清潔

健康的口腔黏膜是阻擋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線。進行口交前後,應避免進行可能造成黏膜受損的行為,例如剔牙、刷牙或使用牙線。這些動作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造成微小傷口,增加HIV進入體內的機會。若口腔內已有潰瘍、牙齦出血、口腔黏膜發炎或剛接受牙科治療,建議暫停進行口交,直至口腔完全恢復健康。

此外,平時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包括定期刷牙、漱口與牙科檢查,也是降低整體性病風險的長期策略。

使用適當的保護措施

性行為中使用保護用具已被證實能有效降低HIV與其他性病的傳播風險,口交亦不例外:
  • 為陰莖進行口交時,建議全程使用保險套。除了能防止體液接觸,亦能預防其他性病如淋病、人類乳突病毒(HPV)等傳播。
  • 為女性陰部進行口交時,可使用口交膜(dental dam),這是一種薄片狀的防護工具,專門設計用於女性生殖器或肛門的口交接觸,可有效阻隔體液。
  • 避免將精液、陰道分泌液或經血吞入,亦有助降低HIV與其他性病經由黏膜進入體內的機率。

定期篩檢:守護自己與伴侶的性健康

定期進行HIV與性病篩檢是保障個人健康與伴侶安全的基本行動。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建議,所有有性行為的成年人,無論性別、性傾向或是否自認為「高風險族群」,都應主動定期接受相關檢測。
特別是以下族群,更應提高篩檢頻率:
  • 有多重性伴侶者
  • 有不安全性行為史者(如未使用保險套)
  • 本人或伴侶曾被診斷罹患其他性傳染病
  • 使用毒品或共用針具者
  • 與HIV感染者發生性行為者

若不幸暴露HIV風險,該如何應對?

若不幸暴露於HIV風險中,可於72小時內服用暴露後預防性投藥(PEP),有效降低感染機率。對於高風險族群,例如與HIV陽性者有性接觸者,則可考慮暴露前預防性投藥(PrEP),長期服用可有效預防感染。
此外,若感染HIV,透過穩定服藥可使體內病毒量降至「測不到的狀態」,進而幾乎無性傳染風險(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 U=U)。

理性看待HIV,安全性行為從自己開始

口交傳染HIV的風險雖然極低,但在某些情況下仍有可能。因此,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使用正確的防護措施、定期篩檢及與伴侶坦誠溝通,是避免HIV傳染的有效方式。透過正確的衛教知識與科學預防策略,HIV完全可以被控制,感染者亦能維持健康生活。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