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尿酸過高常見警訊有哪些?從日常習慣了解可能成因!

作者/張中維藥師 編輯/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隨著飲食西化與生活壓力增加,越來越多臺灣民眾在健康檢查中發現尿酸過高。許多人以為高尿酸只是「痛風」的前兆,但事實上,這樣的觀念其實過於狹隘。高尿酸血症不僅可能引發劇烈關節炎,更與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甚至也與洗腎風險息息相關。若未及早發現與控制,恐影響全身代謝狀況!

尿酸過高是怎麼來的?常見原因與症狀介紹

尿酸是人體在代謝普林時產生的一種廢物,主要透過腎臟與腸道排出體外。當身體產生過多尿酸或排除效率變差時,就會導致血中尿酸濃度升高,這種情況稱為「高尿酸血症」。而高尿酸血症的常見成因則包括以下幾種:

5種高尿酸血症常見成因

  • 飲食習慣:攝取過多高普林食物(如:紅肉、內臟、海鮮),以及經常飲用啤酒與含糖飲料,都可能使體內尿酸濃度升高。因為過多高普林食物可能導致普林代謝負荷增加,過量飲用含糖飲料或啤酒,則可能影響體內正常代謝,進而影響尿酸的排出效率。
  • 腎功能減退:當體內排除廢物的效率降低,就會導致某些物質難以有效從身體中排出。
  • 藥物影響:使用某些利尿劑、阿斯匹靈或某些降血壓藥(如:β阻斷劑、ACE抑制劑),也會抑制尿酸排泄。
  • 代謝異常:體重管理不佳、血糖調節問題與身體能量失衡等狀況,都會影響到代謝的功能問題。
  • 遺傳體質:部分人的腸道或腎臟,對尿酸的排泄功能天生就較弱,這部分也與遺傳方面有著些許關係。

尿酸過高常見警訊有哪些?從日常習慣了解可能成因!_圖2
高尿酸血症成因整理(圖 /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4大尿酸過高的症狀

多數人初期可能並無明顯尿酸過高的症狀,屬於「無症狀性高尿酸血症」,但這不代表沒有風險。一旦血中尿酸濃度過高,尿酸鹽結晶便有可能會沉積在關節或腎臟中,進而引發下列症狀:

  • 關節劇烈疼痛:關節疼痛症狀是最典型的是痛風發作,常見於腳大拇趾,伴隨紅、腫、熱、痛。
  • 反覆關節炎:隨病程延長,疼痛感可能從單一關節擴展至多個關節,甚至導致慢性痛風性關節炎。
  • 腎結石:尿酸結晶可能沉積在腎臟或尿道,造成結石與排尿困難。
  • 疲倦、水腫與腎功能下降:長期高尿酸的影響,會對腎臟造成慢性傷害,並導致腎臟病變的風險增加。

尿酸值多少會引起痛風?多少算過高?

要了解尿酸多少算過高,其實只要注意當血中尿酸濃度超過7 mg / dL,就會進入「飽和狀態」,飽和狀態容易形成尿酸鹽結晶。根據統計若尿酸超過9 mg / dL,五年內罹患痛風的風險高達22%。

痛風是一種由尿酸結晶造成的急性關節炎,常於夜間突然發作。初期以單一關節為主,如大拇趾、腳踝、膝蓋等。若未妥善控制者,還可能進展為多處關節腫痛,甚至出現痛風石或慢性關節變形。常見的高風險族群包括則30歲以上的男性、有家族病史者,以及患有慢性代謝問題、體重過重或正使用特定藥物的人。

尿酸過高怎麼辦?從飲食與生活習慣改變做起

要進行高尿酸血症的管理,首要目標是降低尿酸濃度,預防痛風與腎臟併發症。以下為常見的非藥物控制建議:

飲食方面調整方式

在飲食調整方面,建議減少高普林食物的攝取,例如紅肉、內臟、魚類與海鮮等,同時應限制酒精攝取,特別是啤酒與烈酒。平時也需注意避免含糖飲料與果糖的過度攝入,並增加低脂乳製品、蔬菜與全穀類的攝取量,平時多喝水也有助於促進尿酸的排出。這些做法有助於降低尿酸濃度,作為非藥物控制的日常管理策略。

生活習慣調整方式

在生活習慣方面,建議透過控制體重以維持理想的BMI,並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以促進新陳代謝。而有抽菸習慣的人,戒菸也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若長期處於壓力大的生活狀況,減少壓力則能幫助身體降低發炎反應,對整體狀態維持有著正面影響。
尿酸過高常見警訊有哪些?從日常習慣了解可能成因!_圖3
尿酸過高怎麼辦(圖 /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尿酸過高不只會痛風,積極控制檢查才能遠離風險!

雖然痛風是最知名的高尿酸併發症,但研究顯示,高尿酸血症與許多全身性疾病相關,像是以下介紹的幾種病症:

尿酸過高常見相關病症

  • 慢性腎臟病:高尿酸會傷害腎小管,加速腎功能惡化,嚴重者恐需透析治療。
  • 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尿酸可能刺激血管內皮發炎,與動脈硬化、心衰竭有關。
  • 代謝症候群: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與腹部肥胖,高尿酸常與此類疾病並存。
  • 腎結石:尿酸可與其他礦物質結合,形成結石導致腰部劇痛與血尿。

定期檢查與積極控制

許多人誤以為「沒有痛風就沒問題」,但其實高尿酸血症可能是尚未爆發的潛在風險。若經常出現關節不適或腫痛、有腎結石病史、家族有痛風或高尿酸病史,或是經常感到疲倦、夜尿多或水腫等情況,建議應主動就醫檢查。針對這些潛在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接受抽血檢查,以評估尿酸濃度與腎功能指數,藉此及早發現異常,並協助醫師針對個人情況進行整體風險評估。

若血中尿酸偏高但尚未出現症狀,醫師可能會建議採取觀察與生活調整為主,但若尿酸濃度持續超標,且伴隨其他風險因子時,就可能需要考慮接受藥物治療,使用Allopurinol、Febuxostat或Probenecid等降尿酸藥物進行控制。

高尿酸血症是可以預防與控制的疾病。只要及早發現、積極介入,不僅能減少痛風發作機率,更有助於保護腎臟功能,遠離腎臟病與洗腎的風險。若平時有出現任何疑似尿酸過高的症狀,建議可盡快抽空,安排時間進行檢查!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