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談社交畏懼症,解開你我之間的距離!

社交畏懼症常被誤以為是害羞,在公共場合會緊張、焦慮想要逃避,嚴重
影響生活、工作或人際關係
,目前藥物和心理治療都有不錯的療效,有類
似的症狀應即早與專業醫療人員或精神科醫師做進一步的討論。

早上陽光普照、風和日麗好一個愉快的工作天,沿途將車窗搖下,清風拂
面令人神清氣爽。才進醫院,急診室便傳來緊急會診,一名高二的女生因
為頭痛由母親帶來急診,所有檢查都正常,母親卻堅持孩子有病要治療,
不得已請精神科醫師來診視。

一進急診室,便看見了緊張焦慮的母親和低著頭的女孩,母親不斷地敘述
女孩的症狀,比如:常常不想上學,而且愈來愈嚴重。在詢問發病時間、
誘發因素及學校功課等過程中,母親不斷地強調女兒內向、品學兼優,是
個很乖的孩子,但在將近一小時的會談中,女孩總是低著頭,就算問她問
題,也是低著頭簡單地回答是與不是。最後結束前與母親討論,覺得女孩
每次發病總在上學前,如果真的有病,不太可能那麼湊巧;其次個性內向
,幾乎不出門,將來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出去工作?
這些都是問題,需要
心理輔導與治療,母親接受我的建議並約定下個星期開始心理治療。

畏懼與他人目光交接
好發年齡介於11至15歲
多管齊下療效佳


畏懼與他人目光交接

從母親那兒得知女孩喜歡皮卡丘,所以第一次會談特別帶了皮卡丘,只是
女孩仍然低著頭回答是與不是,最後與她達成協議改用筆談。筆談中得知
個案在社交場合中會很焦慮,所以不敢出門,若要出門總挑晚上,好讓別
人看不到她。但是上了高中,班上有些男生不斷地注意她,甚至寫信給她
,造成她很大的窘迫、不知如何是好,所以開始不敢上學,甚至頭痛。由
這些描述我給她診斷是「社交畏懼症」。在筆談數次彼此已建立了不錯的
關係後,趁機語帶玩笑地說:「小瑄(個案名字)呀!妳讓我很自卑、很
難過,我們筆談那麼多次,妳從來沒抬頭看我一眼,是不是我長得太醜了
?」這時個案急忙遞上紙條解釋,她沒有這個意思,只是抬頭看到別人的
眼睛會不自然、緊張害怕、腦筋空白、不知所措。這時我趁機和她溝通,
以後不用筆談,用語言溝通,她可以不看我的眼睛,只要在談話時盯住嘴
唇就好。

往後幾個月的面談,偶有眼光接觸,仍可感覺到她的不安,但已可以自然
地用言語討論,不再需要筆談。有一次面談,她談到家中有四個小孩,她
是老么,常被大哥欺負,大哥會拿她的錢、丟她的玩具,甚至會揍她,她
總是敢怒不敢言。有一次她最喜歡的玩具被大哥丟掉,她憋不住向父親告
狀使得大哥遭到處罰,她看到哥哥跪在地上被父親用棍子痛打,亦看到哥
哥眼中的憤怒,她很害怕悄悄地跑到附近的甘蔗園躲起來,怕哥哥會找她
算帳,不知過了多久,忽然聽到跑步聲,回頭一看,只見哥哥握緊拳頭、
兩眼瞪著她似乎要殺了她,她嚇呆了,腦筋一片空白,在挨揍的當兒忽然
新仇舊恨湧起,一股要拚命的衝動湧出,一瞬間她突然平靜不再害怕,因
為她覺得哥哥也很害怕,竟反過來安慰哥哥:「哥你不要怕、哥你不要怕
。」個案講到這裡,我覺得已經找到了重心,簡單地問了三個問題:一是
「哥哥揍妳前的腦筋空白與妳現在看到別人眼睛時的腦筋空白、不知所措
有什麼不一樣?」二是「明明妳很害怕,為什麼反而認為是哥哥在害怕?
」三是「當新仇舊恨湧上心頭後,想拚命的衝動怎麼會瞬間消失?」她聽
完沉思不語、似懂非懂。佛諺:「是旗動,是風動,是心動,還是萬事萬
物皆空,什麼都沒動。」誰知呢?


好發年齡介於11至15歲

在公眾社交情境下畏懼及窘迫是一般人常見的現象,但約只有百分之二點
四的人被診斷出符合社交畏懼症。一般而言,女生是男生的兩倍,發作年
齡多半在11─15歲之間,成年人大都能清楚地表達畏懼,小孩多半透過不
舒服來傳達,所以需要很仔細地詢問。研究顯示,社交畏懼症患者的後代
比正常人的後代罹患社交畏懼症的比率多三倍,屬於憂鬱症的高危險群,
由此可知社交畏懼症可能與基因遺傳有關。


有很多理論解釋社交畏懼症,其中一個理論認為大部分的動物族群都有一
個強勢領導及一群服從性不等的同伴,在狼群中尾巴翹得最高的是領導者
;而人類則是下巴抬得最高的那位,至於服從者則是低頭、下巴垂,避免
眼光接觸者。他們認為與同性眼光接觸有挑戰的意味,所以社交畏懼症患
者最怕與人目光交接,這一派理論認為社交畏懼症只會發生於少數過分服
從者。亦有理論認為社交畏懼症是後天得來的,有些人幼年時產生創傷,
引起負向經驗,甚至產生警鈴效應導致信心喪失,惡性循環便造成社交畏
懼症。以生物學的觀點來看,社交畏懼症與腦部的多巴胺系統及色胺酸系
統相關,然而詳細機轉不明,但是可用相關藥物治療。


多管齊下療效佳

社交畏懼症的病程一般都是慢性長期的症狀,常會使個案在中學時退學、
影響未來,因為沒有朋友,所以多半沒有結婚,易導致憂鬱、道德感喪失
及物質濫用(尤其是酒癮),造成社會很大的負擔。

藥物治療方面,以抗憂鬱劑效果較好,尤其是單胺氧化脢抑制劑的效果更
佳,治療劑量與一般憂鬱症是一樣的,其他如鎮靜劑及乙型阻斷劑也都有
效。除了藥物治療,亦有很多個案對認知、行為、心理治療的反應良好,
而且治癒後不像藥物治療,停藥後容易復發。但非藥物治療需花數個月甚
至數年才看得到效果,而藥物治療一、兩個月就能有很好的成效,建議可
以心理治療配合藥物治療。經過治療後,有七、八成以上的患者都可以改
善到與一般人相同的情況,就算仍會焦慮害怕,也不致害怕到必須逃避。
總之社交畏懼症愈早治療效果愈好,不要等到出現併發症再處理,處理起
來不但曠日廢時,效果也差。



本文作者
屏東龍泉榮民醫院精神科主任 楊斯棟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