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巴金森病患輕鬆生活不是夢,常見主訴身體好像被鎖住?

巴金森氏病是一種老年病,發病年齡多在50∼70歲左右。發病原因是患者中腦多巴胺神經細胞的退化,使患者產生顫抖,肌肉僵硬和動作遲緩的症狀。發病率大概一千人之中就有一人患上此病。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單定一醫師完成237位巴金森氏病患者的非動作障礙症狀之問卷調查,其中75%的病人有便秘的症狀,7%的病患認為便秘所造成的困擾甚至比動作障礙還要嚴重。因此在今年台北榮總巴金森氏病病友協會的活動,特別安排蔡泊意醫師主講巴金森氏病之便秘治療。

蔡醫師從國外引進一種治療便秘的新方法,利用磁波治療刺激兩節脊髓神經各十分鐘,如此一周四次,連續三週後發現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對頑固性便秘的治療效果不錯,療效可以持續三個月之久。目前為止,此儀器安全性甚高,並無不良、長久之副作用產生。

藥物治療是巴金森治療的主要方式, 但臨床上許多病患平均藥物有效控制時間約三至五年。此後,病患就會出現一些副作用,超過四成以上的巴金森患者會形成一種所謂「開關」交替反應;在藥物引起「開反應」時,病情可獲得良好控制;但當「關反應」時,症狀將完全無法控制。

常見的主訴包括「突然間就動不了,身體好像被鎖住了」或是「吃藥一小時後,身體才能動,但過不了多久身體又失去正常活動的能力」。病患的日常生活起居也因此受到極大的困擾。這時病患除了藥物治療外,應考慮合併接受外科手術治療。

深腦部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簡稱DBS是1994年起在歐美發展出的新療法。手術是將一條細長的電極導線植入腦中的丘腦下核,藉導線產生的電流來控制調節腦內不正常的細胞活動訊息,進而改善病患的活動能力。也因著接受DBS手術的人口逐年增加(現今全球接受此治療患者已超過三萬名),越來越多的臨床研究報告指出,即早接受DBS手術合併藥物的使用可以明顯地將巴金森氏病患的「開關反應」降至最低;也就是正常活動時間「開反應」明顯延長。

病患從手術前一天只有1�4(27%)的清醒時間可以正常活動到手術後進步到2�3(74%)的清醒時間都可以正常活動。另一項報告指出巴金森氏病最常見的行動障礙如僵硬、顫抖與行動不能的情況,在病患接受DBS手術之後的五年,70%的使用者的行動能力都維持在可接受的程度。

台北榮民總醫院在神經內科單定一醫師與神經外科劉康渡醫師的共同合作之下, 將巴金森治療帶入一個與世界同步的治療領域。

《醫學小百科》那些病人適合接受DBS手術治療?

(1)病人的智力或記憶力是否正常,通常失智患者並不適合。
(2)過去服用左多巴是否有明顯的症狀改善,病人目前的開反應期是否明顯,且於開反應期是否具有良好的行動能力。
(3)必須經神經內科醫師確定診斷為巴金森氏病,而非其它的非典型巴金森氏症,或續發性的巴金森氏症。
(4)必須沒有其他嚴重的慢性疾病。
(5)腦部的磁振造影(MRI)必須是正常的。

DBS手術的效益為何?它對臨床症有多大狀的改善?

(1)最主要的結果是,DBS使得原來病人的關反應期消失,而完全變成開反應期,所以明顯的改善了病人的運動狀況和生活品質。
(2)DBS能減少因服用左多巴引起的異動症的症狀。可能的原因為,DBS直接作用神經細胞及神經纖維束,而改變細胞的活性或是間接的因為病人手術後減少服用左多巴的劑量。
(3)任何臨床症狀,過去因服用左多巴能有效改善者(如動作緩慢、僵直、顫抖或步態不穩),DBS均能有效改善此類症狀。相反的,如果一些症狀從前並不能因服用左多巴來改善,同樣的DBS手術亦無法改善此類症狀。
(4)DBS手術後,病人均能減少服用抗巴金森氏病的藥物劑量,通常可降低1�3至一半的劑量。

DBS是一種確定有效的治療方式,唯一的缺點就是價格昂貴,治療兩側需80萬台幣,且4∼5年必須更換電池。另外手術約有2%出血機會及4%感染機會。我們最終的希望是健保能部份補助,如同日本及韓國,畢竟沒有人能剝奪病人追求更好生活品質與行動能力的權利。
本文作者:台北榮總 單定一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