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現代忙碌女性的健康大敵─婦女生殖器官常見癌症

現代婦女朋友由於生活忙碌,疏於自我健康的照顧,等到出現婦科症狀就診時,往往已不是癌症初期,而喪失治療的黃金時機,以致身心遭受極大折磨,我們將介紹婦女生殖器官常見的癌症,希望能使婦女朋友知道如何預防及早期發現這些癌症,以達到完全治癒的目的。

子宮頸癌:緩慢發展,可治癒的癌症

子宮頸癌好發年齡在35歲到54歲,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是罹患子宮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人類乳突病毒可由性接觸感染,故青春期就開始有性行為或性伴侶較多者罹患子宮頸癌危險性較高。此外抽煙、口服避孕藥服用五年以上、生產次數超過7次以上、有免疫系統缺陷疾病均是罹患子宮頸癌的高危險因素,故單純的性行為,及性行為時採取保險套預防措施,可預防或降低感染。

因為子宮頸癌和高致癌危險之人類乳突病毒型感染有關,故能藉著透過人類乳突病毒疫苗之接種來預防子宮頸癌之發生。目前上市的四合一疫苗可提供人類乳突病毒16/18/6/11型之免疫力,會降低65~70%之子宮頸癌罹患率及降低90%生殖器疣(菜花)發生率,其效果至少五年以上,因為疫苗無法包涵所有高致癌危險之人類乳突病毒類型,故已施打的婦女仍需定期做子宮頸抹片篩檢。

雖然婦女可以藉由採行避免產生子宮頸癌高危險因素的行為,或施打疫苗來預防子宮頸癌,但是並無法達到完善的地步。子宮頸癌早期常無陰道出血症狀,而且子宮頸癌由癌前期到侵襲性癌約需10年的時間,故每年定期的傳統子宮頸抹片檢查以篩檢子宮頸癌前病變仍然是目前降低子宮頸癌發生率最可行的方法。傳統子宮頸抹片篩檢癌前病變的準確度約60~85%,但如果每年定期篩檢的話或再加上用薄層抹片檢查(Thin Prep),及30歲以上的婦女做高危險性人類乳突病毒型的檢查,更可提高診斷癌前病變的準確性。

目前子宮頸抹片篩檢原則如下:

1.開始性行為之三年以內,須做一次,以後每年一次共三次,若正常改為每三年一次。

2.三十歲以上每年一次。

3.全子宮切除(因良性腫瘤之原因),每2年至3年做一次。

4.若因子宮頸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做完手術或治療後,前二年須每三個月做一次,第三年至第五年,每半年做一次,若正常後改為每年做一次。


上皮性卵巢癌:需特別提高警覺的致命殺手

好發年齡40-70歲,佔卵巢癌之80%,卵巢不停止的運作及排卵被認為是危險因素。故可能的危險因素包括:從未懷孕過的女性及初經較早(<12歲)或停經較晚(>52歲)之婦女。另一類就是家族裏面有乳癌,卵巢癌或者有大腸癌病史的女性,都必須要特別注意。其他如停經後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連續使用排卵藥超過一年、肥胖(尤其是青春期)、使用滑石粉於陰道肛門者、喜食高脂肪,高乳糖食物也是危險因子。反之30歲以前生育小孩,有哺育母乳超過一年者,使用口服避孕藥超過3年及輸卵管結紮後,或子宮切除者發生率均較低。約有5~10%的上皮性卵巢癌有家族遺傳性,家族中有卵巢癌病史者,如具有乳癌抑癌基因BRCA1或BRCA2的基因突變者(華人族群僅佔極少數),則有高達10~40%的機會得到卵巢癌。對於有上皮性卵巢癌及乳癌家族史的人,經評估有基因上的異常時,應該在三十歲以後每半年定期接受卵巢癌篩檢包括骨盆腔檢查,陰道超音波及血清腫瘤標記CA125檢查。且建議於完成生育後即實施預防性雙側卵巢輸卵管切除手術,此舉亦可減少乳癌發生的風險。

一般認為,上皮性卵巢癌早期無明顯症狀,但其實大部份的患者在被診斷出之前6至12個月,即已開始有症狀,目前的研究顯示,大部份的婦女在卵巢癌早期會出現骨盆或下腹痛,腹部漲氣,不想吃或吃了一點食物即飽、頻尿或尿急的症狀,以往都被認為是壓力、壓抑、腸燥動症候群或尿路感染。但現在已知道這些症狀若每天發生且持續2週,需到醫院做進一步詳細檢查以排除卵巢癌的可能性。若患者有上述症狀加上本身有乳癌或卵巢癌之家族史,則務必到婦產科做詳細的檢查,包括:骨盆腔內診、超音波檢查及抽血驗CA-125、以期偵測到早期上皮性卵巢癌。

根據美國癌症學會統計,由於醫學進步,卵巢癌能在早期被診斷,其5年存活率可達93%。但到目前為止,只有20%左右之患者,能在卵巢癌尚未擴散至卵巢外面之前被發現。約有四分之三患者在嚴重腹漲,出現腹水,腹圍增大及體重減輕時才被診斷出來,此時已屬於第三期以上或晚期。治療效果差,且5年存活率只有20~30%,所以是生殖器官預後最差的癌症。要增加上皮性卵巢癌存活的機會,在於能早期偵測出來。

子宮內膜癌

可早期發現,高度治癒性的癌症,好發的年齡是在55-69歲,另外有20-25%的病人發生在停經前,目前認為雌激素(Estrogen)過度刺激是造成子宮內膜癌的主要因素,高危險因素包括:子宮內膜增生病史,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無生育或生育次數低、初經較早或停經較慢、停經後長期單獨使用雌激素、乳癌治療時使用Tamoxifen、多囊性卵泡症候群或女性化卵巢腫瘤(造成雌激素增加)及具有遺傳性的非息肉性大腸直腸癌基因或者具有子宮內膜癌、乳癌、大腸癌、卵巢癌家族病史之婦女。若保持理想體重,多食用低飽和脂肪食物,或服用口服避孕藥避孕,可降低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

對於高危險群之婦女,須至少每年定期接受篩檢包括骨盆腔內診,子宮頸抹片及陰道超音波評估子宮內膜厚度,有需要時則做子宮內膜搔刮手術。

子宮內膜癌初期患者有90%會出現不正常陰道出血,所以對於停經後出現陰道出血或停經前出現非排卵性出血,不可自認為更年期荷爾蒙失調所引起,務必到醫院做詳細檢查包括抹片,骨盆腔檢查,陰道超音波檢查,甚至子宮內膜搔刮手術以排除子宮內膜癌之可能性。

結語

婦女朋友須每年定期做婦科檢查(包括抹片及骨盆腔檢查或超音波檢查),若有常見婦癌高危險因素更須提高警覺,一旦出現異常症狀時須及早就醫治療,進行手術以達到完全治癒,避免手術後需追加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的副作用。
本文作者:亞東醫院婦產部婦科 魏銘洲主任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