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常見之大腸直腸肛門疾患

一、痔
(A)病因
目前認為是肛門黏膜下層之血管墊層失去正常支撐而鬆弛脫垂,動靜脈間形成異常交連所致。

-最近較被接受的說法-

誘因姿勢:

姿勢(久坐、久站)職業、遺傳、懷孕、排便習慣不良過度用力、刺激性飲食等。

(B)分類與症狀
內痔-發生於肛管齒狀線之內者。
第一度痔核仍位於原處,不一定有症狀,偶見出血或不適現象。
第二度脫出而能自動縮回者。
第三度需以手推方能縮回者。
第四度脫出後手推不回去者。
外痔-發生於肛管齒狀線之外者。
混合痔-內外痔同時發生者。
※大部份痔瘡是混合痔,只是內外之比重不同而已。

另以症狀分

血痔-出血的痔核,無痛性出血。
脫垂痔-便後脫垂於肛門口外者。
栓塞痔-痔血管形成血栓炎,血塊積滯於皮下,形成藍黑色腫痛硬塊,表皮有時可能潰爛出血。多見於肛門口外,偶見於肛管內,患者多半主訴劇痛難當,坐立不安,常發生於用力排便或激烈運動之後。
急性痔疾-泛指肛門周圍之疼痛性疾患,包括急性肛裂、肛門膿瘍、急性栓塞痔等。
(C)診斷
病史,症狀,指診,肛門直腸鏡檢。注意分辨可能之惡性疾患。

(D)治療前的考慮
在從事任何治療行為之前,吾人必須考慮到痔疾的兩項基本特質:

它是一種自我限制性的局部病變。
它的症狀輕重不等,因人而異。對患者可以造成極大的不適與痛苦,但不威脅生命。
痔雖不會變成癌症,但出血等症狀類似大腸直腸癌,必須作鑑別診斷。
所以無論是多嚴重的痔疾,縱使未接受任何治療,其症狀會隨時日而緩解。故處理痔疾的原則是無症狀者,不需治療。吾人治療痔疾的目標以緩解症狀、解除痛苦為第一,其次再考慮如何根治,防止復發,是以在治療方式的選擇上,以簡單、安全而有效者為優先。

(E)治療的方法
(一)保守或對症療法
適應症:栓塞痔。

方式:

止痛劑。
溫水坐浴。
多休息,用餐、如廁、坐浴之外,一律臥床休息。-適用於劇痛性痔疾。
栓塞範圍小者,在局部麻醉下,剔除血栓(視醫師個人經驗而定)。
(二)局部注射法
由醫師直接注射藥物於痔核內,無痛無感覺,使其結疤收縮。適用於輕度出血性內痔,效果良好。

(三)紅內線熱凝法
以紅內線熱能直接照射於痔核,凝結出血點。亦適用於輕度出血痔疾。

(四)橡皮圈結紮法
以口徑極小的強力橡皮圈束縛於痔核根部,阻斷血流,使之脫落。適用於脫垂性內痔的治療,有根治之能。通常,一次紮一個,會有肛門脹感或無痛。如結紮部位不大,同時作二至三個的痔核結紮亦無不可,唯紮後較會疼痛,此時必需給予止痛,軟便劑,溫水坐浴等。外痔,通常不做結紮,症狀重者,以手術割治為主。

(五)冰凍治療
利用氮氣、二氧化碳或氧化氮等氣體由液態氣化時,會從附近組織吸收大量熱能產生超低溫的特性,使身體組織急速冷凍,達到破壞組織目的的方法。

*按,冰凍治療痔疾,係1968年美國落山磯Dr. Dante Gazzaniga 所首創,而兩年後,彼即放棄,不再使用冰凍法,其原因是根治性不夠。一般說來,欲做好冰凍治療,病人仍需接受麻醉(局部為主),冰凍治療後,被冰過的組織立即腫脹,大量滲出黃色體液,病人必須在臀部肛門配帶尿片,此一過程約持續兩週,繼之以組織潰爛及癒合,整個復原過程平均為六至八週。被冰過的部份癒合後,留下白色無色素的皮膚。因冰凍破壞皮膚之程度常無法估計準確,易造成肛門變形,甚或狹窄,殘留贅皮,目前已不為正規醫師採用。

(六)外科切除
外科方法切除痔核,在有經驗的醫生手中,可謂簡單、安全而有效。切除的方式,視症狀急緩、輕重而定。彷間許多傳聞所謂痔手術後會破 壞肛門括約肌導致失禁。事實上痔瘡手術只是切除痔脫垂之痔組織,在有經驗的直腸外科大夫手術下,絲毫不會破壞到肛門括約肌,亦不會造成失禁。

二、廔
(A)病因
病因:肛門腺體的細菌感染。-90%以上。

病理:肛門腺體感染-->隱窩炎-->膿瘍廔管

(B)症狀
通常在演變成急性膿瘍後,呈現明顯之紅腫熱痛症狀,如炎症反應劇烈時,患者多半伴有倦怠、發燒、顫慄等全身及肛門內劇痛之症狀。膿瘍破裂至表皮後,局部症狀緩解,假以時日形成慢性肛門廔管,肛門周圍可見出膿性瘡口,常伴有腫痛、出血等症狀。

(C)治療
對肛門的解剖及廔管的形成無充份的瞭解者,殆不可能進行正確的手術治療,廔管的形成雖是多半導源於腺體的感染,但形成膿瘍後,炎性反應波及的範圍卻有多種變化。單純者,皮下或黏膜下破開成引流口;複雜者,穿過括約肌,甚或提肛肌,最嚴重的,可以蔓延會陰、骨盆腔,沿肌膜下侵兩側下肢或上犯腹膜後腔,造成嚴重菌血性休克致人於不治。臨床上大多數的廔管開口都在肛門周圍,管道則多半介於內外括約肌之間,手術切除的原則,吾人鼓勵寧可做廔管切開術而少做切除術,如果一定要做切除術,缺損之括約肌應儘量修補縫合。

無論是何種程度之廔管,病源,亦即起始感染之肛門隱窩必需找到切除,否則雖多次手術,廔管亦不可能癒合。廔管不做外科治療,除極少部份可能自行癒合外,絕大部份是症狀持續不止,困擾日常生活,部份症狀可能擴大蔓延。此外,由於不斷的慢性刺激,在廔管管道內長出腺癌者亦非罕見,不論肛門膿瘍或廔管,均必須找對肛門解剖有深入瞭解的大腸直腸外科大夫才適當。否則不但手術不徹底易復發,還有可能傷及括約肌造成失禁。

三、肛裂
(A)分類
肛管出口處劇痛性的潰瘍。

(一)急性肛裂:

較表淺的急性裂傷,排便時疼痛出血,稍過即止。

(二)慢性肛裂:

為深及括約肌的慢性潰瘍,伴有炎性的表皮贅肉及肥厚性肛門息肉。排便時痛如刀割,往往令患者坐立難安且可持續數小時之久。如未得適當治療,患者拒於排便,不敢如廁,大便更形秘結,造成惡性循環。

(B)病因
一般咸信為糞便太硬排便受傷所致。亦有學者認為係肛門括約肌過度緊張,局部缺血所致。

(C)治療
治療方面,在急性發作時期,調整排便習慣,改善便秘,鼓勵患者多做溫水坐浴,局部塗敷止痛藥物,症狀多半可以緩解;如若排便習慣不能改善,肛門重複受傷,表淺之裂傷演變成較深之潰瘍,即進入慢性期,此時之治療,唯有靠手術方式,解除括約肌的痙攣,常見的方法是做內括約肌部份鬆弛術或肛門擴張術。

四、大腸直腸癌
癌症的起因,迄今尚無定論,但在腸癌方面可以確定以下數種病症屬於癌的前期病變。

腺性息肉
絨毛腺瘤
家族性息肉症
Gardner's症狀群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以上癌的前期病變中,腺性息肉及絨毛腺瘤之惡變率往往與腫塊之大小成正比,最好的治療方式厥為在惡變之前即予摘除,摘除的方式,可以經由大腸鏡電刀割除,也可以手術方式行之。目前大腸鏡的操作技術,多半相當成熟,較小的瘤塊經由大腸鏡操作予以切除,可以說是一種簡捷有效的治療。

家族性息肉症如未治療,可說百分之百必將演變成為癌症,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外科切除。

Gardner's症狀群在大腸的部份亦呈現與家族性息肉症類似的特徵。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在多次往反發作之後,惡變率亦遠高於一般人口。

手術割除腸癌的方式,取決於腸癌的部位以及病症本身的輕重,腹腔內的腸癌,只要沒有瀰慢性的轉移,切除癌塊,吻合腸管可說是一種例行手術。有時,癌塊黏連於附近器官,不能切除,施行改道手術,至少可以暫時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癌塊完全阻塞腸管而又無法切除或改道時,人工肛門(腸造廔)是另一種選擇。至少能讓病人可以進食排便。

直腸癌的割治,與部位的關係最為密切。自從環狀腸管自動吻合器被廣泛引用以來,距肛八公分以上的中位或高位直腸癌,只要局部侵犯不嚴重,切除直腸,吻合結腸直腸已經不是難事,對於距肛四至七公分的低位直腸癌,近年來,保存肛門的觀念廣受病家與醫界本身的關切,腹部會陰聯合切除術的施行頻率已大為減低,代之而起的是局部切除術,極低位前位切除術或結腸肛門吻合術。此類手術的能否施行,外科醫生本身的學養經驗佔有最重要的決定性。破壞性手術,簡單易行,重建性的手術則要看醫師本身的熱忱與良知,如何治療病症由醫師判斷決定,接不接受則純為病人的抉擇。肛門的保存,是直腸癌病人之所期望,亦是直腸外科醫師所努力的目標。但必須是在疾病能徹底切除且有安全距離的前提之下始得為之。吾人極力主張凡此種種的可能性,事前都應充分與病家溝通。
本文作者:王煥昇 林楨國 徐弘 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