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漫漫寒假家長及早因應「拒學症」

「每個學期開學前幾天,孩子就鬧頭痛、肚子痛。」這是不少家長碰過的問題,臺中慈濟醫院身心科醫師蕭亦伶指出,這可能是「拒學症」的癥兆。寒假即將開始,今年又有九天的超長春節連假,蕭亦伶醫師給父母出的寒假作業是安排孩子的假期行程,千萬不要到開學前一天才回家,記得提早帶孩子回校園走走,幫孩子檢查作業,談談對開學的期待或擔心的事,讓子女感受環境中有趣、快樂的情緒,才能在開學後輕鬆融入校園生活。

「每次假期結束,小華都鬧肚子痛,勉強上學總是大哭大鬧。」小華媽拿唸國中的女兒一點辦法都沒有,好不容易在學期中稍能適應,一放長假就故態復萌,讓家長苦不堪言。

蕭亦伶醫師表示,排除校園霸凌,如果孩子不想上學的情形一直持續,就可能屬於「拒學症」。有些孩子天生氣質焦慮度較高,對陌生情境較敏感,需要比較長的時間適應新情境,這類孩子上幼稚園第一天,會抱著媽媽不讓媽媽離開,或是得整整哭一個月,媽媽才能好好走出大門,有的則是進入幼稚園無法加入其它小朋友,這類情緒容易焦慮的孩子在國中青少年階段,較易罹患拒學症,甚至有人到高中還會出現這種病症。外在表現是一到周日晚上就說不想上學,放長假更嚴重,換新學校可能焦慮、緊張,以肚子痛、頭痛為由不去學校。

蕭醫師指出,臨床上嚴重的拒學症個案,想到要上學,或上學前一刻就大哭大鬧,呈現焦慮、低落的身心狀況,深入推究後發現,孩子對學校甚至課堂的害怕,其實不一定有什麼特定的事件,這也正是棘手之處。但值得注意的是,心理確實可能影響生理。蕭亦伶醫師強調,孩子的不舒服大部份不是假裝的,因為對孩子來說,身體不適是很真實的感覺,父母的應對這時更為重要。

蕭亦伶醫師建議家長,「如果子女一說不想上學,就可以不必去學校,這類迴避焦慮的行為可能被加強,或許最後完全就沒辦法去學校了。」所以除了理解子女的不適,關心他是不是擔心什麼之外,也要陪伴、學習如何因應。如果是國中以前的小小孩,可以在假期中陪他去校園逛逛,提早熟悉環境和認識新人物,幫他及早培養適應上學、進入新環境的能力。如果是高中才出現的拒學症學生,原因通常是來自學業與同儕的壓力,家長可以打電話給同學或是邀請同學來家裡,減少疏離感。

蕭亦伶醫師指出,要讓拒學症病患重新回到學校,不妨從學期中固定的生活作息著手,請家長聯合輔導老師拿課表來勾選他喜歡的課程,以漸進方式逐步返回正常課堂生活,鼓勵病患完成階段活動,增加跟同學的聯繫,逐漸進入規律生活。蕭醫師也建議家長,除非是緊急情形,就算孩子有些許不舒服,也盡量避免完全離開學校情境。當離開學校或課堂的時間越多,要返回校園的壓力就會更大了。

寒假就要開始,蕭醫師也給拒學症子女的家長出了份寒假作業,透過拉長孩子的適應期,縮短他們的過渡期及早因應,她提醒父母,最好是開學前一兩周預習功課,收假前一周,就應減少假期間遊玩的情緒,不要開學前一天才從國外飛回來,以免隔天就要上課,孩子適應出現困難。
本文作者:臺中慈濟醫院身心科 蕭亦伶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