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認識糖尿病及其併發症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的代謝異常疾病,主要是身體胰臟分泌胰島素不足或作用不良,對醣類利用能力減低或完全無法利用,造成血糖上升或尿中有糖份的現象,近年在台灣的盛行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根據健保署統計,20歲以上之糖尿病盛行率達8%,推估台灣目前約有近140多萬糖尿病患。2013年台灣十大死亡原因,糖尿病高居第五位,而前五大死因中第二位的心臟疾病與第三位的腦血管疾病,又和糖尿病息息相關,所以糖尿病的控制變得十分重要。

在台灣,95%以上的糖尿病為第二型糖尿病(好發於40歲以上,肥胖或有胰島素阻抗症狀的族群,與遺傳有關)。常見的糖尿病症狀包括多吃、多喝、多尿,容易疲倦,體重減輕,視力模糊,腳部酸麻刺痛感,傷口癒合較慢,女性則容易在會陰部發生反覆性的黴菌感染及搔癢等。但要強調的是,糖尿病初期可能完全沒有任何症狀,而導致忽略糖尿病的存在。所以一般建議超過40歲,體重過重,有高血壓、心臟病、高血脂症,或家族成員中有糖尿病患者,或曾生產過超過4千公克巨嬰,或有過妊娠性糖尿病者,就應該到醫院接受糖尿病篩檢。

糖尿病的診斷
依照美國糖尿病協會制定的四個診斷要項包括:
1.有三多症狀,隨機檢測血漿葡萄糖值大於或等於200mg/dl
2.空腹8小時以上,檢測血漿葡萄糖值大於或等於126mg/dl
3.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禁食至少8小時,喝下含有75克葡萄糖的糖水,2小時 
血漿葡萄糖值大於或等於200mg/dl。
4.醣化血紅素(HbA1C)大於或等於6.5%
當你沒有任何症狀時,利用第2、3、4點來診斷時,必須要有兩次檢測異常值,才能確診為糖尿病。

糖尿病的治療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目前醫藥科技尚無法根治,但卻是可以好好控制的。而糖尿病也是一種漸進式的疾病,亦即若不治療,可能引發複雜的併發症。糖尿病的治療包括三大要項:飲食、運動、藥物(口服降血糖藥或注射胰島素),糖尿病患者必須與醫師、衛教師、營養師充分配合,培養健康飲食觀念與規律運動習慣,定時藥物治療,持之以恆,才能將糖尿病控制在理想範圍。目前糖尿病控制的主要指標是醣化血紅素,通常每3個月檢查一次,目前建議糖尿病患血糖控制目標為醣化血紅素<7%,飯前血糖70-130mg/dl,飯後血糖<180mg/dl。

糖尿病的併發症
常有病人會問:「我血糖高,但也沒感覺不舒服,為什麼一定要吃降血糖藥?」其實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怕的是長期血糖控制不好而引起的併發症。糖尿病常見的急性併發症有酮酸中毒、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低血糖症等,若延遲送醫,隨時有喪命的危險。而糖尿病如果長期未加以妥善治療,將來會發生各種慢性併發症,包括:
1. 腎臟病變:引起蛋白尿,血壓上升,水腫,甚至造成尿毒症,而需要終生洗腎。
2. 視網膜病變:常見的有白內障、青光眼、眼底出血、視網膜剝離,糖尿病是造成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
3. 神經病變:包括自主神經病變及週邊神經損傷,引起心悸、腹漲、便秘或腹瀉、小便困難或失禁、姿態性低血壓、性功能障礙、手腳發麻及感覺遲頓,病患常因感覺異常容易受傷,足部因而感染,傷口難癒合。
4. 大血管病變:腦部、心臟及足部等部位動脈硬化,可能造成腦中風、心肌梗塞及週邊血管阻塞,足部血流供應減少,造成間歇性跛行、足部冰冷,足部易感染,傷口癒合慢,嚴重者甚至需要截肢。

雖然糖尿病易發生併發症,但是透過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控制體重及藥物治療,將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範圍,並把容易造成併發症相關的危險因子,如高血壓高血脂、吸煙等加以控制改善,將可減少許多併發症的發生,過著健康的生活。
本文作者: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 蔡燦華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