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嚴重浮腳筋 可形成鬱積性潰瘍

靜脈曲張又稱靜脈瘤,俗稱「浮腳筋」,是靜脈受壓迫或瓣膜不完全,造成內壓增加,血管管壁擴張成囊狀的病症,大部分出現在腿部。好像腳上有多條爬行的蚯蚓般,實際上這些隆起物是靜脈血管而非「筋」。

心臟外科王裕文醫師指出靜脈曲張常見的相關症狀,初期包括有:腿部腫脹、沈重感、偶爾夜間性小腿抽筋;嚴重時,因長期腳部血液淤積,會造成腿部疼痛,時間一久,長期靜脈高壓下,血紅素滲透到組織外,造成皮膚變色及色素沈澱,並可能產生鬱積性潰瘍。

靜脈曲張好發的族群特別是肥胖、超過50歲、生產次數較多、服用口服避孕藥、有靜脈疾病或靜脈曲張的家族病史,或從事久站職業者(護士、百貨 公司小姐、櫃檯、服務業人員等)。

王裕文醫師表示靜脈曲張的治療依靜脈曲張的嚴重程度,靜脈直徑大小及靜脈血管深淺而定。若只有表淺微血管擴張,可使用醫療級的彈性襪預防惡化,並用雷射加以改善。若為中等深度的靜脈曲張,其直徑有時可超過壹公分,則需從腿部的小切口將靜脈瘤摘除,另外,可考慮硬化療法、靜脈腔內雷射治療等其他療法。

目前鍵保有給付的包括有硬化療法和大隱靜脈合併多處小切口靜脈瘤摘除術、硬化療法是指將高濃度溶液注射到靜脈曲張處使其硬化,效果不錯,但需要重複注射,其優點是可於門診時施行無需住院,其缺點是復發機率較高。至於,大隱靜脈合併多處小切口靜脈瘤摘除術則需住院3~5日,其優點是復發機率較少,其缺點是有多處小傷口。

王裕文醫師叮嚀避免下肢靜脈曲張,最好的方式就是”預防”,維持適當體重和平常多做簡單的勾腳動作、小腿後肌肉收縮,便能壓迫靜脈血管擠壓血液回流,避免靜脈曲張。睡覺時可將腳部墊高,高過於心臟,幫助血液回流有助於改善病情;平常睡覺前幾分鐘的倒立抬腿,亦可減緩症狀。
本文作者:新營醫院心臟外科 王裕文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