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家有「應思聰」 扭轉錯誤心態!幫助思覺失調症回歸社會非難事

家有「應思聰」 扭轉錯誤心態!幫助思覺失調症回歸社會非難事_圖1

報導/黃慧玫 諮詢專家/臺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主任 藍祚鴻、台灣精神醫學會秘書長 張家銘、臺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醫師 蔡佳叡

33歲的小南,是一位思覺失調症病友。他20多歲時發病,有被害妄想症狀,常常懷疑同事和朋友老說他壞話、還想陷害他,因而感到焦慮與憤怒,導致工作都無法長久。
小南因為缺乏病識感,一直不願意好好吃藥,造成多次復發、反覆入院。經由精神部醫療團隊的協助下,終於穩定病情;出院時經由醫師轉介,改為透過居家治療追蹤。
現在他每3個月打1次針,症狀穩定,也找到適合的工作,平時會和朋友出去旅遊、看電影、打籃球,笑容也越來越多,年初還結婚圓了成家夢!他表示,現在家庭是他治療的動力,為了家人和工作,顧好健康是首要件。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的思覺失調症患者應思聰從發病、治療,到最後順利重返社會,這不只是劇情,其實也是許多患者的真實人生故事…但社會大眾長期污名化思覺失調症,致使病友重返社會困難重重

根據統計,全球思覺失調症終生盛行率為0.5~1%,平均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臺灣約有118,615人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該疾病好發於青壯期,男性好發年齡在1025歲,女性為2535歲,男性好發年齡較早。可能誘發的原因,為遺傳、體質、外在刺激和環境壓力因素等影響。

思覺失調症,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臺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主任藍祚鴻表示,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是一種「思考」及「知覺」失調的疾病,屬於腦部疾病。從腦部影像圖發現,思覺失調症病友腦內灰質較常人少;灰質有如電腦裡的晶片,負責視覺、聽覺、情感、記憶及言語等知覺感應和肌肉控制功能。

由於病人大腦的神經化學與構造產生變化,致使腦部運作失衡,出現不合乎現實的想法或意念,以及生活功能退化的情形,發病後,會出現包括幻聽、妄想、社交退縮等症狀,影響認知功能、情感與情緒功能、人際社交和工作等。

藍祚鴻指出,過去,大家都誤以為思覺失調症無藥可醫,事實上,它是慢性病的一種,也是可以治療的。

把握治療黃金期 預防腦部不可逆的損傷

思覺失調症病發後的頭五年為黃金治療期,若及早發現,持續治療,則能使大腦維持基本的運作與功能,降低復發風險;反之,若任意斷藥,復發風險將是穩定治療者的5倍,更可能導致腦部不可逆的損傷惡化。

研究發現,每一次的復發對於大腦功能都會造成傷害,即使預後很難恢復到發病前的大腦狀態。若一再復發,更可能讓疾病慢性化,對於病患生活影響層面更大。

台灣精神醫學會秘書長張家銘表示,根據研究,不到六成的患者在出院後第一個月有回診拿藥,僅有四成五的患者持續治療一個月以上,顯示患者對於穩定治療的觀念仍然不足。

老是忘記吃藥?不妨考慮長效針劑

為什麼用藥往往不容易?臺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醫師蔡佳叡解釋,因為用藥後,每個人都會出現不同的副作用;每天需要服藥,真的很容易忘記;自覺疾病已穩定,而自行停藥;工作時不想被他人看見服藥等,而將自己暴露於復發風險之中。據統計,即使僅1~10天的中斷治療,仍增加1.98倍再住院風險。

目前,思覺失調症的治療除了大家熟悉的口服用藥,也已有長效針劑可做選擇,施打頻率為2周、1個月到3個月。而無論是針劑或口服藥物,在發揮完作用後,就會隨日常代謝,如上廁所、流汗時排出。

張家銘進一步說明,長效針劑的藥物遵從性較高、使用頻率較低、可於回診時施打,能夠減少忘記用藥的機會,同時在體內建立起更穩定的藥效濃度,有助於病況的控制。

蔡佳叡強調,長效針劑十分適合因擅自斷藥而反覆住院的患者,或是需要上班、家人照護較困難的病友。若擔心藥物副作用,應與醫師討論並調整配藥,皆能獲得改善,切莫自行停藥。

精神醫療成功3關鍵 幫助患者回歸社會

張家銘表示,精神醫療三大成功關鍵,除了規律用藥穩定治療,患者本身也應該抱持想回歸正常生活的動機,而社會更應以友善態度包容病友,及完善制度提供患者持續治療。

藍祚鴻說,從臨床經驗來看,對於不願或不方便至醫院回診的患者和家庭,現行的做法是由醫師及個管師組成的居家治療團隊至患者家中拜訪並進行看診,治療成效良好。

目前,臺中榮總精神部的居家治療收案量一個月平均高達1,100人次左右。透過持續的病情追蹤,幫助就診困難的病友持續穩定的治療,同時也比較不用擔心患者私下停藥而復發惡化,以利患者回歸社會。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