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市售食品營養標示民眾理解程度現況調查

食物供應的改變,使得包裝精美的加工食品成為民眾主要的食物來源
之一,而『營養標示表』則可以幫助消費者瞭解包裝食品主要的營養
成分,但是,民眾真的因此瞭解吃進了什麼嗎?為探討民眾對於市售
食品營養標示之理解程度,基金會於92年8月設計「市售食品營養標
示理解程度調查問卷」,於學歷普遍偏高之大台北都會地區進行抽樣
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040份。

一、購買食品時,有59.3﹪的受訪民眾會注意營養標示,並有以下幾
  點特色:

 (一)女性受訪者有64.6﹪在購買食品時會注意營養標示,顯著高
    於男性受訪者之53.4﹪。
 (二)民眾會最先注意的營養標示項目前三名依序為:
    (1)熱量佔80.1﹪
    (2)脂肪佔34.7﹪
    (3)糖類佔21.9﹪

 (三)其中74.2﹪自認為瞭解營養標示。

二、在所有受訪民眾中,高達73.1﹪實際上並不瞭解營養標示。
  甚至在自認為瞭解營養標示的民眾中,也有68.4﹪實際上
  『有看沒有懂』。

市售食品營養標示抽樣調查結果說明

美國早於1994年即強制所有市售食品需提供完整營養標示,而我國行
政院衛生署雖已於87年公告『市售包裝食品營養標示規範』,教育部
也於今年之『學校餐廳廚房員生消費合作社衛生管理辦法』中,明定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供售之飲品與點心,應具有營養成分及含量標示
」,但整體營養標示政策仍停留在鼓勵階段,而並未強制落實。

營養標示是保障消費者權益以及營養教育之重要工具,但根據董氏基
金會於92年7月至8月於台北地區之各大超商、超市針對市售食品進行
的隨機抽樣調查,卻也發現市售食品之營養標示「錯漏、易誤解、難
以計算…」等各種疑慮。以下介紹四大疑慮事項說明:

疑  慮    說  明

遺漏必要項目  未標重量、份數,無法知道計算的單位
        缺標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
        高脂食物未標脂肪;高鹽食物未標鈉…
        有營養宣稱,但未標示宣稱之營養素含量


數值不合常理  總重量單位應為公克,誤為毫克;蛋白質單
        位應為公克,誤為大卡…
        糕點、豆腐乳…等脂肪含量為零,不太合理
        中英文標示數據不合、重量乘上份數不等於
        總重量…


心算大考驗   標示單位與總供應量難以換算
        標示份數難以換算
        標示份數與實際小包難以換算
        糖、膳食纖維未縮排及置於碳水化合物下


標給誰看的?  僅以英文標示而無中文標示
        字體太小


我們的呼籲:讓食物營養看得見!
請給我們『看得到、看得懂、正確、有用』的營養標示!

一、使用者(消費大眾)

 ◆購買食品時注意營養標示,聰明吃出健康,保護自己的權益!

二、提供者(廠商)

 ◆以消費者角度出發執行營養標示
 ◆主動、確實標示,提供「看得到、看得懂」的營養標示

三、管理者(政府):

 ◆提供「一致、簡明」之營養標示格式
 ◆落實持續管理、監督之規範
 ◆加強民眾之營養教育宣導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