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椿皮

白椿皮
    別名

    白椿皮別名

    椿根皮、臭椿皮、椿皮
    主治

    白椿皮主治

    子宮出血,子宮發炎,腸出血,赤痢(血便),赤白帶,淋病(一種性病),崩漏(月經不正常,大量出血或持續出血不停)。
    功效與作用

    白椿皮功效與作用

    健胃,收斂止血,消炎,抗癌,抗阿米巴原蟲。
    用途分類

    白椿皮用途分類

    收澀藥(固精縮尿止帶藥)、清熱藥(清熱燥濕藥)
    用法與用量

    白椿皮用法與用量

    內服:6~9克,水煎服。
    禁忌

    白椿皮使用禁忌

    脾胃虛寒者不可用,崩帶屬腎家真陰虛者亦忌之,滯下積氣未盡者亦不宜遽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性寒,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方劑

    處方內有白椿皮的中藥方劑

    止帶丸

    白椿皮的基原

    苦木科(Simarubaceae)植物臭椿樗樹Ailanthus altissima (Mill.) Swingle之乾燥根皮、莖皮。

    白椿皮的拉丁生藥名

    Ailanthi Cortex

    白椿皮的英文名

    Ailanthus Bark

    白椿皮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味澀,性寒,歸大腸經,歸胃經,歸肝經

    白椿皮的化學成分

    臭椿內酯(Amarolide)、臭椿辛內酯C(Shinjulactone)、臭椿苦酮(Ailanthone)。

    白椿皮的性狀

    根皮扁平塊片或不規則捲片狀,厚2~10毫米,外表面灰黃色或黃褐色,除去粗皮顯黃白色,內表面淡黃色。幹皮多扁平塊狀,厚0.5~2公分,外表面灰棕色,斷面顆粒性。氣微,味苦。粉末淺灰黃色。

    白椿皮的藥用部位

    乾燥根皮、莖皮。

    白椿皮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全年均可剝取,晒乾或刮去粗皮晒乾。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蟲蛀。

    白椿皮的產地

    野生或栽培於山坡、路旁、宅院、村邊。分布於河北、湖北。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