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正確認識思覺失調症 鼓勵病友持續治療

正確認識思覺失調症 鼓勵病友持續治療_圖1

報導/黃慧玫 諮詢專家/台灣精神醫學會張家銘秘書長、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長 李麗娟

越來越多攻擊事件報導中,常標記傷人者「疑似精神疾病」之原因而動手,讓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疾病患者多了疑慮與擔心,對於病友及家屬,更增添不安與自卑,影響病友持續治療之意願。

台灣精神醫學會張家銘秘書長表示,事實上,精神疾病患者並不可怕,只要經過良好治療,就能有效控制,減少患者對於他人、自己造成傷害。令人灰心的,反而是社會大眾對於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存有錯誤看法,進而影響病友就醫意願。

建構友善環境 避免污名化

根據台灣精神醫學會與康復之友聯盟去年(2017)的調查,大眾對精神疾病仍抱有偏見或錯誤認知,包括認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無法見人」,「具有危險性」,及「無法工作」等。

而病友日常生活中亦自覺受到歧視,調查也發現,四成思覺失調症病友不敢讓他人知道自己罹病、認為別人無法接納自己在看精神科;四成五病友擔心告知外人精神問題會對自己不利。

張家銘指出,有許多患者及其家屬因為害怕受到歧視或被標籤化,抗拒至精神科看診與住院,而反覆地在疾病中煎熬受苦。他強調,精神疾病「早期診斷、穩定治療」尤為重要,患者願意穩定接受治療,才能良好地走向復原的道路。

近年來,精神醫療進步速度相當快速,藥物發展較過去均顯示出更好的治療效果、更少的藥物副作用。患者就醫時,若能好好諮詢、衛教、給藥、評估,並輔以合併社會心理處遇的整合式治療,即能大幅度減少因病情不穩造成的問題,反之,若患者中斷治療,將造成症狀復發、情況惡化,反而更加危險。

張家銘呼籲,若身旁朋友、家人出現思考混亂、妄想等現象,經常自言自語、對空咆哮,應建議他盡早就醫;不管是社會或家人都該包容、接納並鼓勵病人就醫,千萬不能中斷治療、放棄治療。

沒有精神健康就沒有身體健康

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長李麗娟表示,世界衛生組織說,「沒有精神健康就沒有健康(No health without mental health)」。強調心理、身體健康並重,才是真正的健康!因此,當精神健康出現狀況,也應與身體疾病一樣尋求專業醫療協助,降低疾病復發。

李麗娟呼籲,希望大眾能正確認知思覺失調症,消弭偏見與疑懼,讓病友能在更多的支持與鼓勵下,積極接受治療,學習與疾病共處。

以穩定而持續的藥物治療,讓體內藥效能持續「保住基本盤」,即使發病,其程度、時間、對腦部、功能的傷害,都不會這麼劇烈,病況不會完全翻盤;再透過復健、作息改善等方式,能更有效控制思覺失調症。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