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冬令進補,開春打虎!寒冬保養為來年身體健康打基礎!

文�天明內湖中醫診所院長 鄧正梁醫師

寒冬,每當氣溫驟降時,許多器質性疾病患者會大大增加,諸如流行感冒的迅速傳播;慢性氣管炎肺心病患者的症狀加重;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患者病情加重;肝硬化所致的食道靜脈出血的發生;高血壓病人因血壓升高,誘發心肌梗塞中風,甚至發生“猝死”等。

天氣寒冷導致以上情況的發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由於氣溫的降低和氣壓的升高,可導致交感副交感神經功能失調,回饋性地引起微血管的舒縮反射,微血管的阻力加大。這對於循環系統的疾病如冠心病、腦血管病、高血壓病等都是極為不利的。

氣候寒冷可使血液的理化性質發生改變,如血沈加快、血凝時間縮短、血液黏性增大等等。這些都是動脈血栓形成的主要誘發因素,罹患心肌梗塞和冠心動脈硬化者的死亡率在冬季較高。

寒冷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甚至造成小動脈持續痙攣,這與腦溢血和中風的發作等關係甚大。

嚴寒所致的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和內分泌機能失調,可引起免疫反應的異常,如免疫球蛋白減少,自體免疫反應增強等,常誘發慢性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呼吸道疾患。

寒冷的刺激可使大腦皮層功能紊亂,這與潰瘍病的發病有重要關係;胃的迷走神經反射可使胃酸分泌過多,同時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胃及十二指腸黏膜血管痙攣,使其抗酸能力大大減弱,促使胃及十二指腸黏膜受酸性消化液的浸蝕而形成潰瘍。

天寒使得隨皮膚出汗排出的代謝減少,因而加重了腎臟的負擔,尿毒等泌尿系統疾患發生死亡者多出現於冬季。

因此,體質較弱和患有上述疾病的人應重視冬季養生之道,以利平安過冬。要注意保暖,加強鍛煉,根據自身健康狀況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妥善治療有關疾病,注重心理保健,科學安排衣食住行,亦可在醫生指導下提前服用一些補藥。

在精神調攝方面,嚴冬之時,枯木敗草,生機閉殘;日短夜長,光照不足,容易引起季節性情感失調症,出現情緒抑鬱,懶散嗜睡,昏昏沈沈的現象。而可改善情緒的最佳基本方法就是活動,通過適宜的活動,如跑步、跳舞等,可以改善人的情緒。當然,樹立崇高的生活目標,培養寬廣的胸懷,淡泊名利,寵辱不驚,同樣可使自己永遠生活在充實之中,就不易感到孤寂、空虛了。總之,冬季的精神調攝,要使志意安定,宣而不露、暢而不亢,以順應冬季主藏的季節特點。

在起居調攝方面,寒冷的冬季,常使人感到寒氣襲人,因此,居室要避風防寒保暖。嚴寒要注意穿戴保暖,宜選擇質地柔軟厚實,保暖性能好的衣服。就保暖部位來說,尤其要重視背和足,所謂“寒從腳上起”。冬季睡眠,宜早點上床,不蒙頭、不露肩。清晨起床可遲些,等太陽出來後最好。起床後,漱洗完畢,略進飲食,即可進行冬曬。

誠如清代曹庭棟《老老恒言•晨興》中說:“清晨略進飲食後,如值日晴風定,就南窗下,背光而坐,列子所謂“負日之暄”也。脊梁得微暖,能使遍體和暢。日為太陽之精,其光壯人陽光,極為補益。這一點對老人尤為適宜。此外,冬季主藏,故節制房事,對保腎固精,益壽延年實在重要。

在藥補方面,俗話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說明冬季是進補的大好時期。在這段時期,日短夜長,氣溫寒冷,人們活動相對較少,機體的消耗降低,睡眠時間長,食欲旺盛,營養容易被人體吸收和儲藏,進補得當,確可起到強身健體的效果,同時符合“冬主閉藏”的自然規律。那麼,冬季進補以什麼時間最為適宜呢?中醫有“冬至一陽生”的觀點,民間有“冬補三九”的習俗。“冬至”是冬三月氣候轉變的分界線。由此,萌發陽氣,增強體質,為來年身體健康打下基礎。


鄧正梁醫師小檔案
現任:天明內湖中醫診所院長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中醫內科駐院醫師
學歷: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班研究
   長庚大學傳統醫學研究所
經歷:振興復健醫學中心中醫科主治醫師
   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內二科總醫師
專長:紅斑性狼瘡、慢性肝炎、慢性腎衰竭、甲狀腺亢進
網址:鄧正梁醫師的個人專區
本文作者:鄧正梁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