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在生命的轉彎處─心臟整形要怎麼做呢?

文�林口、基隆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 蔡峰鈞

要知道手術方法,便需要先知道病因與原理。缺血性心臟病在心臟外科
的領域中,最近幾年已躍居手術適應症的首位,傳統的冠狀動脈繞道手
術是治療的首選,但卻不是完全治療的保證,早在1967年Klein醫師就
發現,心肌梗塞合併超過20%的左心室壞死,如果沒有治療,就有可能
導致慢性全心室擴大與功能不全,隨著最近幾年內科冠狀動脈經氣球擴
張術的普及,卻又意外觀察到有些病人雖然血管可因擴張術而保持暢通
,但沒有梗塞的心肌仍然會逐漸擴張,而終不能避免的導致心臟功能惡
化。

進一步研究發現,收縮功能缺乏並不是心臟梗塞後慢性心衰竭的主因,
心室重塑(remodeling)的觀念開始被提起,正常的心臟形狀是橢圓形
,當因梗塞壞死失去收縮,便會變成圓形,這樣擴張的心臟內徑相對的
會增加心臟內的張力,進而影響到仍存活的心肌,所以這些地方雖然仍
有血液供應,最終仍會導致心衰竭。

如何逆轉這種心室重塑的現象是非常重要的,對醫藥新聞有興趣的人,
可能記得在4、5年前曾有一則南美洲巴西發生的消息,一位亞馬遜叢林
的Batista醫師宣稱可以利用切除部份心臟來改善心臟功能,他所憑藉
的理論便是減小心臟內徑,減緩心臟張力而達到增加心收縮功能。但是
很可惜的,因為他切除心臟的部位是缺血並非壞死的心肌,手術後的死
亡率與心臟功能惡化的再發生仍居高不下,最近一兩年已不再被人提及
,但他的手術證明了一個事實,心室重塑現象的確可以靠手術方法來逆
轉,只是手術成功率與確保心臟功能改善的持久性仍待改進。

心臟整形重整(restoration)手術,便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這種
手術與Batista醫師手術不同的地方是並不需要切除,而是利用隔間的
方法將擴大、變形、沒有收縮的心室變小,手術先利用牛的心包膜在左
心室收縮與不收縮之間製造一個隔間,這樣不但可以讓心室體積變小,
形狀也可以重整成正常的橢圓形,再搭配傳統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增加
心血管血流量,可以大大改善心臟功能。

目前心臟整形手術的實際臨床經驗如何?

這種手術大約是三年前由筆者前往進修的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
Buckberg教授領導全球四大洲(亞洲日本、歐洲、北美洲、南美巴西)
13個著名醫學中心聯合進行的人體醫療試驗(SAVER手術)。在這兩年
中已開始陸續發表初期的成果在各大知名醫學期刊。而國際會議中,
心臟整形也已經獨立成為一個熱門討論的話題。

從報告中發現,參與這項試驗的病人三年後平均的心臟收縮率可以由
26%進步到38%,而臨床上的活動力大幅改善的最重要指標,就是高
達88.9%的病人手術後三年內不曾因心臟衰竭的原因而住院。

長庚醫院在過去半年間也成功完成三例原本考慮接受心臟移植手術的病
患,除了一位不幸因術後發生吸入性肺炎合併症而死亡。其他兩位在追
蹤半年後發現心臟已恢復功能而不再需要列入等待心臟移植的名單。

缺血性心衰竭(冠狀動脈阻塞)是一種文明病,隨著國人生活、飲食習
慣西化、運動減少、工作情緒焦慮,這種疾病相信只會有增無減,根據
美國公衛統計,心臟衰竭有超過500萬人口,每年還以55萬新病例成長
,更重要的是它佔了醫療費用總支出的5%。
在這些病人走向心臟移植
這條不歸路前,心室重建整形術搭配已成熟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將是
解決日益嚴重的缺血性心衰竭病人的答案。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