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

野菊花
    別名

    野菊花別名

    苦薏、野山菊、山菊花、千層菊、黃菊花、野菊
    主治

    野菊花主治

    眼睛發紅腫痛,頭痛眩暈。
    功效與作用

    野菊花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消腫,涼肝明目,降壓,解熱,抗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凝結,增強吞噬作用。
    用途分類

    野菊花用途分類

    清熱藥(清熱瀉火藥)
    用法與用量

    野菊花用法與用量

    內服:9~15克,煎服。外用:適量,煎煮成湯清洗患部;或入膏狀塗抹患部。
    禁忌

    野菊花使用禁忌

    性微寒,脾胃虛寒者慎用,不可過量。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性微寒,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方劑

    處方內有野菊花的中藥方劑

    七星劍五味消毒飲

    野菊花的基原

    菊科(Compositae)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之乾燥頭狀花序或葉、全草。

    野菊花的拉丁生藥名

    Chrysanthemi Indici Flos

    野菊花的英文名

    Wild Dendranthema Flower

    野菊花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味辛,性微寒,歸心經,歸肝經

    野菊花的化學成分

    含氧萜、倍半萜等揮發油、野菊花內酯、野菊花醇、野菊花三醇、野菊花酮。

    野菊花的性狀

    棕黃色類球形,直徑0.3~1公分。總苞由4~5層苞片組成,外層苞片灰綠色或淡棕色卵形或條形,通常被白毛,中層苞片卵形,內層苞片長橢圓形。舌狀花、管狀花深黃色。體輕。氣芳香,味苦。

    野菊花的藥用部位

    乾燥頭狀花序或葉、全草。

    野菊花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秋季花初開時採摘花朵,晒乾或蒸過後晒乾。夏、秋季花盛開時採收地上部分,去除雜質後晒乾。

    野菊花的產地

    生於山坡草地、灌叢、河邊水濕地、濱海鹽漬地、田邊及路旁。分布於東北、華北。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