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耳草

地耳草
    別名
    別名
    田基黃、合掌草、小王不留行
    主治
    主治
    濕熱黃疸,痢疾(腹瀉),腸癰,肺癰(化膿性肺炎),癰癤腫毒,口瘡,眼睛紅腫疼痛,毒蛇咬傷,跌打損傷。
    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
    清熱利濕,解毒,散瘀消腫,止痛,抗菌,降壓。
    用途分類
    用途分類
    清熱藥(清熱燥濕藥)
    用法與用量
    用法與用量
    內服:15~30克,新鮮藥材則30~60克,大量則90~120克,煎湯;或搗汁飲用。外用:適量,加水煎煮後清洗患部或漱口;或搗爛敷於患部。
    禁忌
    禁忌
    性涼,脾胃虛寒者慎用,外用不可長期使用,避免起疱疹。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性涼,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基原
    藤黃科(Clusiaceae)植物地耳草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 ex Murray之全草。
    拉丁生藥名
    Herba Hyperici Japonici
    英文名
    Japnanese St. John's wort Herb
    性味與歸經
    味甘,味微苦,性涼,歸肝經,歸膽經,歸大腸經
    化學成分
    槲皮苷、異槲皮苷、鼠李糖苷、田基黃靈素、田基黃棱素A~B、地耳草素、田基黃綿馬素。
    性狀
    一年生小草本。全株無毛覆蓋。黃褐色鬚狀根。莖叢生具4棱,表面呈黃綠色,內部中空易斷。葉為對生葉,無葉柄,葉片為卵狀,葉緣圓滑。花為聚繖花序頂生,5瓣黃色花朵。沒有臭味,帶有微苦味道。
    藥用部位
    全草。
    儲藏法
    1. 採收加工:春、夏兩季採收,晒乾或新鮮使用。
    產地
    生於田野較濕潤處。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