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海域潛藏「對人類不友善」的微生物─談蜂窩性組織炎!

文�柳營奇美醫院感染科 黃紹宗醫師

「蜂窩性組織炎」是位於真皮及皮下組織被細菌感染之一種皮膚疾病,最常見致病菌為葡萄球菌或鏈球菌感染。一旦有破皮、開放性傷口時,細菌由傷口進入皮膚後,就容易產生發炎的現象。當細菌感染侵犯到皮膚皮下脂肪層,因為皮下脂肪本身類似蜂窩狀排列方式,因此這類感染又稱為蜂窩性組織炎。

局部出現紅、腫、熱、痛是所有發炎最初的症狀,而一般人對於皮膚上的小傷口通常不會太仔細去理會,若不及時治療,等到患者出現發燒、身體不適甚至引發敗血症時,就會有生命危險。治療方式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治療,但若已形成膿瘍,就必須照會外科醫師做清創及切開引流的手術。同時患肢必須抬高和休息,以促進靜脈之回流及減輕水腫。

「壞死性筋膜炎」屬於嚴重型的蜂窩性組織炎,侵犯的範圍至軟組織的筋膜處,沿著筋膜擴散,造成肌肉壞死。常見致病菌包括A型鏈球菌、海洋弧菌、產氣單胞桿菌或是混合型革蘭氏陰性菌感染。

A型鏈球菌就是所謂的噬肉菌,因這類細菌會產生毒素,引發全身性的症狀,造成毒性休克症候群。而海洋弧菌是海洋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細菌,根據調查,在夏季,一半以上的生蠔,和大約11%的螃蟹帶有此菌,若不幸被扎到,細菌從傷口侵入,病患除發燒、畏寒,皮膚傷口處開始出現紅、腫,出血性水泡,形成壞死性筋膜炎,有些病患甚至演變為為敗血性休克,部份患者需接受截肢。

根據奇美醫學中心莊銀清教授研究指出,針對海洋弧菌引發之壞死性筋膜炎,75%以上的病患有潛在性疾病,其中65%是慢性肝炎。臨床治療方面,抗生素以第三代頭芽孢素及四環黴素具有加成作用,而積極的傷口處理如切開引流及清創有助於病情改善。

患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及免疫力較差的人是罹患蜂窩組性組織炎及壞死性筋膜炎之高危險群。一旦有傷口感染,不可輕忽,應儘速就醫,日常生活避免生食和未煮熟之海鮮食物,處理海鮮食品避免被扎傷,儘量不要接觸海水及未經處理的河水以及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和生活作息乃是最佳預防之道。
本文作者:感染科 黃紹宗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