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今日人氣

      2364

      累積人氣

      3

      粉絲數

      4

      回答數

      51

      文章數
焦慮地防疫
2021-05-28 13:12:06 作者:林建汶 分類:心情點滴
雖說官方表示疫情在控制中, 但卻無法安撫人們心中不安的感覺。 很多人覺得疫情像是無法控制似在身邊蔓延, 擔心著下一刻自己就會被某位隱形的確診者傳染了。 . 這樣的不安,使得很多人, 對於身邊的每個人都帶著防疫的過度警戒心, 睜大眼睛監視著周遭有哪些成為防疫破口的行為舉止, 慌了自己,也感染了周遭的人。 . 我們究竟要多緊張呢? 除了緊張,除了做好防疫,我們還可以怎樣呢? 緊張是合理的,我也緊張( 我們不必否認自己真實的感覺,因為否認了就看不到,看不到就無從處理,只會被壓抑起來降低我們身體的抵抗力) ; 但是, 我們無法掌控自己以外的每一個別人,每一件事, 這是事實。 我們越是想掌控就會發現越多事無法掌控, 這般的與自己期待背道而馳讓人挫折的事實,讓我們變得更加焦慮。 . 焦慮的背後是不自信,對自己失去信心。 . 心理學有個說法,叫做自我應驗的預言, 簡單說,就是, 當你往好的方面想,事情就會變好; 往壞的方面想,事情就會變糟。 . 所以, 當我們擔心自己可能是萬華群聚,水果群聚,社團群聚,K 歌群聚,幼稚園群聚… 的確診者或是那些群聚衍生的隱形傳播者的受害者時, 我們怪罪他們,排斥他們, 認為他們不該這樣不該那樣, 但實際上我們對他們不能怎樣卻是無能為力的。 . 我們就讓自己的心處於無力無能的狀態。 . 因為我們把自己當成受害者, 只看見了自己的無力。 . 而我們的擔心,衍生了不斷縈繞心頭的負面想法( 預言) , 負面想法( 預言) 引發了負面的情緒( 焦慮與生氣) , 負面情緒降低了我們的身體抵抗力, 於是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身處確診者足跡的處所後, 我們就容易讓黏附身上的病毒在自身抵抗力不佳的情況下伺機做怪, 於是應驗了自己所擔心的結果。 . 看看我們的擔心有哪些,, 我是新冠病毒的受害者,得了就完了;我是新冠病毒確診者和隱形傳播者的受害者,因為他們我出不了門,我變得很焦慮,我不能上班,我不能做生意,我要照顧在家上課不聽話的孩子…( 請自行造句) 但越多的抱怨,越多的受害事件,就是越嚴重的無力感, 因為這都是好像別人造成的,所以我們無力改變,只能無奈承受。 . 然而,除了擔心,我們是否可以稍微改變一下自己擔心的內容呢?   如果我們這麼想,, 新冠病毒的確跟我們有關,傳染力很強,所以我們要小心防疫。但是我們還是有預防它上身的能力,只要我們確實做好了該做的防疫動作,並且對自己有信心。而陌生的別人的事,盡量少干涉,我們只要協助讓可以干涉的人來干涉就好。 . 兩相比較,是否覺得自己有力量多了呢? . 這不是自我欺騙的阿Q ,因為我們所擔心的事根本還沒發生,不是事實。我們只是固著偏頗地注意著腦袋中的擔心,卻沒有注意到擔心以外我們所做的那些,我們可以掌握的事。 . 擔心還是可以的,因為有擔心才會警覺, 但不是只有擔心,還要正視我們的力量, 我們的擔心才不會因為腦中一面倒的無力感而成真, 我們的未來會因為我們對自己抱持著希望,看見自己的力量,而朝向好的預言發展。  
與人間分手
2020-09-18 14:38:53 作者:林建汶 分類:心情點滴
又是一位藝人的殞落, 而且比前一位更年輕許多。 在網路上, 大家除了震驚惋惜之餘, 提醒自己要珍惜身邊的人,注意健康的話語,比比皆是; 可見得,大家都知道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 但, 大家又都是怎樣地對待自己的身體,如何地珍惜自己的身體呢? 你有再去看一看,想一想嗎? . 由別人的例子,我們可否回到自身, 檢視一下自己的生活態度, 在身體健康及心理健康等兩方面? . 人們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 所以不舒服大多會去看醫生接受治療; 可是, 除了接受之治療之外,還有其他的嗎? . 還有其他的甚麼是我們可以做的來~ 改善或增進自己的健康狀態, 甚至預防疾病的發生呢? . 然而,要先說的, 讓自己身心更健康最大的障礙, 其實是,自己。 我們常常都不願意調整原有的生活型態來讓自己更健康, 雖然我們嘴裡說著健康很重要,要珍惜自己的身體, 但實際上只是嘴裡說說而已, 即使瞭解了促進或改善健康的方法之後, 也有千百的原因告訴自己做不到醫師忠告與提醒的那些生活上的調整, 包括醫生自己, 更有甚者, 連瞭解自己實際有那些不利於身心健康的行為表現都不願意, 只是一個勁的忽略,不看,不想。 我自己也會有,傾聽自己,感覺自己,檢視自己與自我調整,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狀況。 . 但如果我們願意開始聽,看,感覺,檢視自己的生活方式, 並嘗試調整, 即使只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時有時無, 也是好的開始, 漸漸地就會養成了較好的生活習慣, 我是這麼提醒與接納自己的。 . . 日前看到一個節目訪問藝人郎祖筠(可能很多年輕人並不知道她), 她的清瘦讓人訝異, 原來她突然得了蜂窩性組織炎住院了一段時間, 因病而瘦。 她提到她自己, 在門診確診蜂窩性組織炎需要立即住院治療時, 還在想著自己的工作要怎麼辦, 並問醫生可不可以一邊工作一邊接受治療, 直到醫生冷冷地回答”不可以”才讓她死了心。 . 這是”忙得十分充實”的人常會出現的第一個念頭~ 不是要怎樣才能讓自己快快好起來不再發生同樣的疾病, 也不是一開始就去跟他人說:我生病了,工作的事抱歉要取消或改期等之類的話語, 而是, 要怎麼做才能繼續完成自己已經安排好的工作。 . 身體, 明明就是已經受不了我們的安排,過度負擔了,才會生病, 我們卻還是不知道要來檢視自己, 我們,究竟是怎麼樣地過生活怎樣地惡待了自己, 才讓自己今天不得不暫時休息。 . 身體總是會一次次地給你機會, 直到它決定放棄。 但, 難道~ 我們一定要到無法挽回的時候才來後悔嗎? . 電視裡常看到各種緩解身體不適的成藥廣告, 像是為了繼續幫忙青少年正向的心理成長,要吃止痛藥來讓自己舒服一點後能繼續實踐自己理想的止痛藥廣告; 說實在我真的很不以為然,雖然自己也在吃止痛藥, 但至少我會檢視讓自己疼痛的原因是甚麼, 調整自己的習慣讓疼痛可以減少發生, 卻不只是靠著止痛藥來忽視自己的身體之音, 滿足自己行為背後隱藏著彌補過去遺憾與傷痛的渴望。 . 所有的後天的身心症狀都是身體的不平之鳴,委屈之音, 呼喊著我們要好好檢視自己的生活安排。 . 我相信, 大部分的人的都知道對自己好的生活安排是怎樣的, 至於心理健康,雖然比較複雜,更難調整, 但也不能就此不努力, 因為身心是一體: 心必影響身, 身也會影響心, 不利於身的行為表現,常根源自於心, 希求能藉著各種行為上的努力來彌補滿足過去未了的遺憾,像是,證明自己的能力。 . 當我們不願意改變, 認為唯有繼續過去習慣的生活內容與生活安排, 才能達到自己的心願,理想的目標, 例如:有成就感是我想要我所愛的生活形式,所以我拼命努力工作讓自己常處於高壓並吝於休息休閒的偽充實生活方式, 這樣是愛自己的嗎? 我們的身體承受得了這樣的長期壓榨而不出問題嗎? 為了達成自己有成就感活著的心願而不愛惜自己的身體, 這真的是我們所希望對待自己的方式嗎? 如果我們為了達成自己的心願而讓自己的身心受到禍害也在所不辭, 我們的心願就不只是我們的心願那麼簡單; 因為, 我們的心願根本不是為自己好,根本不是循著愛自己方向來達成的心願, 我們的心願~ 只是因著執著過去的遺憾,藉著自以為可以彌補過去的遺憾的生活方式,僵化地執行著,以為,終有一天過去的遺憾能夠得到彌補與滿足。 然而,過去的遺憾用這樣外控的方式(藉著外在成就來向自己和重要他人證明我是夠好的)來彌補其實只是陷入無底洞而已, 因為他人永遠可以看到我們做得不夠好的地方。 . 那麼,過去的遺憾是甚麼? 窮困被瞧不起?被奚落?未被父母肯定的遺憾?被忽略?被否定?不能自我肯定?懷疑自己的價值….. 這些, 只有你深入去傾聽自己,才會知道。 . 看新聞播放小鬼過去與父親相處經驗的訪問,雖然他們父子關係早已改善如其所願,但訪談中他曾神情凝重地提到,父親早年不能肯定自己的一些話語,於是我想到,他也是個拼命努力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不想辜負父母期待,是個渴愛,討愛,孝順貼心卻讓自己身心過度負擔的孩子啊。這樣的人,我們的社會上很多,多到如過江之鯽魚,數之不盡。 . 所以, 如果我們可以藉著他人的切膚之痛的經驗, 回頭看看自己, 回歸自己的內心,好好檢視,好好整理, 但不是嘴巴說說沒有與心聯繫,到最後還是成為了自己的切膚之痛。 . 當清楚了自己,就會漸漸了悟, 其他也能帶來滿足內心需要卻不會惡待自己身心的生活方式。
你有沒有被自己騙了
2018-10-15 00:00:00 作者:林建汶 分類:心情點滴
當你忙得不亦樂乎, 覺得生活十分充實的時候, 有否停下來細細地聽聽自己身與心的聲音呢? 你哪裡酸了痛了不能正常出力? 你是否夜深人靜了卻又睡不著有種莫名的空虛? . . “ 真正” 懂得照顧自己是能夠: 聽見心理和身體的聲音。 . . 大部分的我們通常, 身體的聲音聽一半,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處理了, 心理的聲音聽了卻不真正理解, 讓自己的人生追逐著需求而努力, 在不斷滿足各種需求中度過了一生。   然而, 我們卻很少把身心的需求連在一起思考, 當心理需求好像滿足了但身體卻出了問題, 代表的是什麼? . . 當身心的狀態不能一致而有呈現負面或不健康的狀態時, 告訴我們的是, 我們可能過度壓榨了自己… 我們也可能在逃避一些問題… . . 我們常常追求滿足的心理需求,成就感, 很多時候, 其實只是為了填補心裡面那個不能肯定自我價值所造成的空虛感而已。 然而, 那個空虛的感覺, 其實是要提醒我們 ~ 找回與承認內在那些被自己忽略,不去看見的東西, 那些成長經歷造成的傷口與脆弱, 那些扭曲了不真實的負面自我意象, 卻… 並非希望我們用外在的成就來填補, 因為, 那只會像無底洞般, 永遠也填不滿。 當然, 也會讓你最後過度使用了身體, 帶來身體的負擔傷害與疾病。 . 當身體告訴你它需要適度休息時( 即使那個休息是運動傷害所造成) , 就是在告訴你, 生活中的某個部分出了差錯, 你用了不恰當的方式面對與彌補了自己的心理遺憾。 . . 雖然, 初始之際, 好似一切圓滿, 但最後, 由身體或心理(情緒精神認知行為)的聲音, 你會知道, 自己究竟有沒有活得真實。。
跳脫...傷痛
2018-08-27 00:00:00 作者:林建汶 分類:心情點滴
如果, 你發現, 活在當下的時候, 感覺到, 平靜,快樂或是有能力的, 親愛的, 你還要選擇回到過去受傷的記憶, 讓別人的過錯繼續傷害自己, 或是報復那些傷害你的人讓自己持續深陷憤怒當中嗎? . 你可知道, 你的反芻與執著並不會改變曾經如是的事實, 但卻會讓你陷入心靈的牢籠啊! 請你, 平常,沒有陷入不堪回首的時候, 時時提醒著自己, 專注現在所過的每一秒鐘, 用心感受著活在當下的輕鬆自在, 讓這不間斷的提醒與實踐, 變成能夠意識到的心念, 於是, 當你發現自己又不自禁地陷入負面的過去或想要責怪報復的時候, 可以越來越快地跳脫。。
傷害
2018-08-27 00:00:00 作者:林建汶 分類:心情點滴
傷害,不僅是… 為我們帶來委屈與疼痛, 看見對方的可惡與天大的責任, 那麼簡單而已; 傷害,也不是讓我們, 扭曲,看輕自己的價值, 以解釋" 這就是為什麼付出那麼多心力卻得不到應有回饋的下場" 的原因, 再無情地捅自己一刀; 如此解讀傷害, 只會讓我們, 陷入無能無力無助無法脫離心靈泥沼的狀態, 誤解了傷害要帶給我們的學習, 錯失了讓自己成長的契機。。 . 我們可以傷痛怨恨,可以指責怪罪, 但請記得,那只是傷害事件的逗點, 卻不是傷害的全部; 我們還要試著勇敢地去看見, 自己對於傷害曾有的貢獻, 接起自己需要學習的功課, 以及 對方之所以傷害我們的心理盲點, 接納對方還需要時間看見自己盲點的現況, 我們才不會把傷害緊抓著,牢牢地背負在身, 而能夠讓自己自由, 讓對方不致陷入與我們不斷互相傷害報復的循環, 並能早日突破自己的盲點; 我們也才能對當下與未來覺得有所掌控, 卻不是覺得自己只能無能為力地被傷害, 進而脫離心靈的困境。 這一切,並不容易, 但這一切, 只要願意行動再行動, 你將可以由別人過錯編織而成的心靈牢籠中釋放自己, 再看見那心靈的海闊天空。
來不及
2018-05-10 00:00:00 作者:林建汶 分類:心情點滴
他, 在那高高的遠處, 看著地上一動也不動的身軀, 這時心裡, 才感受到莫大的遺憾與悲傷... 他難過地想著, 來不及了,再也來不及了, 還有那麼多想跟親愛的家人一起做的事..... 那個一動也不動的單車騎士, 眼角泛出了眼淚, 靜靜地滑落那蒼白的臉龐… . . . . 他的身體, 其實早就有狀況了, 他也隱隱知道自己生活上有那些需要調整的地方, 可是他就是一直撐著, 總是告訴自己等過了這陣子就會好了, 有時候他也" 自圓其說" , 我有在運動,我有在紓壓,應該還好啦... 誰知道.... 身體不買帳, 身體不願意再等他了。。 . . . . 因為理智跟我說..... 所以我就繼續撐了下去..... 但, 當你身體都沒有了, 生命都沒有了, 理智還存在嗎? 堅持理智的意義何在. . . .? 親愛的朋友們, 身心的聲音, 可要好好聽清楚啊! 千萬要謹慎對待, 不要" 便宜行事" , 如果你已經知道了自己需要有所調整的地方, 請不要等待, 不論是身體的病變, 還是心靈的暴走, 要再回復健康的往昔, 都不見得是指日可待的事。 別等小小的呻吟變成了大大的吶喊, 等到喊破了喉嚨, 剩下的可能就是無盡的後悔。。。
愛與分離
2018-05-08 00:00:00 作者:林建汶 分類:心情點滴
這是多年前自己所寫的一篇文章 ,再次回顧卻覺得自己還是受用無窮,在這裡與大家分享,願所有為人父母者都能擁有親密的親子關係直到生命的盡頭。 「自戀式的、擅權的和佔有慾的女人,在兒童幼小時,都能做個『慈愛的』母親。然而,唯有真正有愛心的女人、在給予中比在接受中更快樂的女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穩定扎根的女人,才能在孩子與自己的分離中做個充滿愛心的母親。」心理分析學家 E. 佛洛姆在其名著<愛的藝術>中如此論述。   在年少的求學時期裡,這些字句唸起來也不過就是一段不痛不癢的篇章,倒是中年之後,對這段文字背後的意義,逐漸有了真確而深刻的體認。   母愛,除孩子的幸福之外不求回報   這幾年,身邊不少朋友開始面對一種困境:年邁的父母頻頻以誇大的病痛來換取孩子的注意,或是把「人老不中用,沒人要了!」掛在嘴邊,以自我貶抑來喚起孩子的罪惡感,希望孩子能常回家探望父母。雖然「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中年朋友的深刻掛慮,即使瞭解父母耍賴不過是一種討愛的方式,但那份罪惡感背負起來終究沉重。   有趣的是,這一群朋友同時也在面對另一種角色互易的親子分離。人屆中年,孩子多半處於邁向成年的大學階段。他們生活的主軸是學習、社團活動,乃至兩性交往,有些孩子甚至已經不住在家裡。許多朋友感歎孩子不主動聯繫,常常找不到孩子,要邀約孩參與家庭活動還得預約。「出去就像丟了一般」、「孩子怎麼這麼寡情」的話語時有耳聞。說話的人卻沒能意識到自己已不自覺地複製了父母索愛的行為模式,這樣的模式出現在親子關係上尤為明顯。   佛洛姆認為「孩子與母親的關係本質上即是不平等的,一個是需要一切幫助,另一個則給予一切幫助。就是因為這種利他的、不自私的性質,母愛才會被認為是最崇高的愛 … . 」。然而,他又說「對嬰兒的愛和迷戀可以是母親自戀的一種滿足方式」、「當孩子還小,還完全依賴母親時,多數的母親都是『慈愛的』 … .. ,唯有到了要分離的階段,母愛才變成了困難的任務,它需要母親不自私,能夠給予一切,並且,除了被愛者的幸福之外,不要求任何回報。」 ……………… .   同是心理分析大師的溫尼考特曾提出「夠好的母親」這個概念,他指出,不完美的母親並不會對孩子造成任何的傷害,只要能符合幾項原則,就是夠好的母親,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項目就是「讓孩子免除罪惡感的負擔」。   一位「夠好的母親」不會將孩子的獨立視為背叛;期許天下母親都能在孩子獨立的過程中,開心地享受放手的美好;讓愛繼續,即使分離。   以上文章節錄自 375 期 張 老師月刊專欄:「讓愛繼續,即使分離」作者:楊俐容   ★★★★★★★★★★★★★★★★★★★★★★★★★★★★★★★★★★   看完以上的文章,我很有感觸。   那些小時候「慈愛的」母親,長大後變成推開新婚兒子的房門看他有沒有蓋好被子的母親、在面對婆媳衝突時對著兒子哭喊「你娶了太太心中就沒有了娘」的母親、在要把自己送到養老院時喃喃落寞地說著「你們都不要我了,我死了算了」的母親 … . 其實都是過度自戀的父母親(母親為多,大家知道為什麼嗎?),藉著愛孩子,得到孩子親情的回報來滿足自己被愛的需求。才會在孩子要邁向獨立自主時 , 抓著不放,因為她從來都沒有自我,從來都是依附著孩子的愛在活著!孩子的離去,正如同攀附在樹幹上面的藤蔓,樹沒了,就會面臨到生命的威脅。   但正因為愛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由於自我與能力都還在發展及建立當中,尚未能自我認同,因此對父母當然會必要的且自然的依附(根據自然界中的生存的被愛被需要需求」的假性母愛,還是「為了孩子真正幸福」的真實母愛。因為沒有自覺,照顧的行為自然不會改變,直到孩子漸漸長大,獨立自主的需求漸漸浮現,照顧過了頭引發的親子的衝突才會逐漸顯現。但其實,以前看似美好的親密,不論對孩子或是父母而言,說不定都只是自我欺騙而已!   美好的幻象一旦破滅,沉浸在幻象中的最大得利者誓死維護 , 是必然的現象,除非他能夠因為感受到痛苦而自省,了解到在這親子關係中,真正需要依賴別人的那個是自己,但不是自己以為的「還需要處處保護的孩子」。   但正因為自戀,也因為文化與傳統觀念,不能自省的父母太多了,這樣的情緒勒索狀況才會一直發生,讓孩子不是帶著罪惡感認為自己不孝忤逆了父母,就是不能心甘情願地讓父母依附著操控著,看著自己期待的人生目標隨波而去。   在華人社會中,這樣的親情關係俯首皆是,多到數也數不清,而且還代代承襲下去,造成一個又一個拖著沉重枷鎖的心靈。在這樣的關係中,父母子女互相埋怨,卻又互相付出,前者不想分開,後者不敢分開。   這樣的代代相傳,唯有某一方能夠自我覺醒,發現自己所謂的愛根本不是愛,只是過度的自我犧牲;發現自己所謂的愛,只是為了滿足自我依附需要的操縱手段,循環才有可能被打斷。   如果你正是身陷此循環中的已經為人父母的子女,至少讓循環就在你這邊斷了吧!讓你的孩子不必再經歷你所經歷過的趨避衝突(我想滿足獨立自主或是關照自我的需要,可是我又不想忤逆父母讓父母傷心並帶來罪惡感),能夠自由快樂地選擇他們想要的生活。   如果不幸地,你是雲英未嫁或是英姿未娶,正陷在這種趨避衝突的矛盾痛苦當中時,好好地想一想,日子究竟是過自己想要的日子(或許會遭遇到比較多的挫折)比較快樂,還是讓父母幫自己過日子比較快樂(或許挫折少一些,自信也少很多)?或許忤逆父母的痛苦十分難擔,但是對不起自己的痛苦帶來的身心傷害,我想也不會是真正愛著你的父母所樂見的。 父母的不放是因為不能自我認同 , 怕放了就不會再被珍視,所以運用有效的溝通技巧,以及言行合一的証明(證明自己不會因為離開就忘了愛),讓父母願意漸漸放手,漸漸找到自己的價值,實踐「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
來去之間
2018-05-07 00:00:00 作者:林建汶 分類:心情點滴
沒有人陪你的時候, 你會不會感覺好像被遺忘? 甚至遺棄? 就像個孩子不見了媽媽般地害怕? 這是我們的心理回到了幼時那依賴無能力的孩子狀態。 但, 只要我們能夠覺察自己的心情, 就有可能回到當下來旁觀自己, 我們才有機會看見, 自己已經是個大人, 有能力自己照顧自己的孤單, 有能力靠著自己的力量去做一些事情讓自己開心與不害怕。 我們的內在狀態就是這樣地如浮雲般來來去去, 一下子是依賴孤單寂寞的小孩, 一下子是有能力照顧自己的大人, 也有可能變成那個常常苛責自己的父母狀態, 而常常陷入罪惡感的心情。 所以, 我們需要訓練自己的覺察能力, 我們才能時時提醒自己回到當下的~ 成人狀態 活好人生。
山是山還不是山,水是水還不是水~境由心生
2018-04-09 00:00:00 作者:林建汶 分類:心情點滴
當你心情好的時候,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心中沒有雜念, 心情融入美麗的大自然, 覺得平靜而幸福。   當你心情好的時候, 討厭的事物當下想到遇到都覺得沒甚麼, 可以包容接納。   當你心情煩躁的時候,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美麗, 腦中只有裝作看不見卻仍是鬱積不消的煩心事情。   當你心情煩躁的時候, 外界所有的事物看到的只會是讓人厭煩的線索。   其實, 我們所看到外界的世界, ~ 就是自己內在狀態的投射, 看似真實,卻又是短暫而虛幻多變的。   如果, 現在的你, 遇到的每件事物, 不論是新聞,街上的人,周遭的朋友,人際關係,工作,居家的生活 ….. 你看到的 ” 多 ” 是負面的缺點,不認同,不滿與不爽之處, 卻看不到一丁點那些不如意的現實面以外的客觀面向, 看不見生活中其他的那些平凡的小確幸, 沒有辦法把注意力放在不盡如意的事實一體兩面的另一面, 那麼, 崩壞的不是外界的世界, 而是你自己的內心, 你對自己的狀態有很多的不滿卻又覺得無法改變而動彈不得, 才會藉著各種不盡如意的現實, 來合理的揮發紓洩。   然而, 藉著自身以外的事物來揮發紓洩情緒並不是根本的滅火之道, 那只會讓自己任由情緒的拉扯帶領, 生活一直在原地踏步, 渴望的永遠遙不可及, 甚至因情緒的累積而陷入更深的心靈泥沼。   但, 也請你不要過度擔心, 這樣的狀態下, 真正需要做的, 是時時在覺察自己的負面狀態後用力地轉移注意力, “ 用力地專心 ” 在呼吸, 或是任何可以讓心情變好的事情上面, 讓心情漸漸和緩, 然後再來好好檢視, 究竟自己有那些渴望總是被忽略, 那些渴望是真心合理的,需要被看見與滿足。     真正的愛自己是要花時間去聽見內心的叨叨絮語, 卻不只是花費金錢在打點裝扮自己或是藉著各種休閒娛樂來紓解情緒而已。      
讓人渴望又害怕的自由
2018-04-04 00:00:00 作者:林建汶 分類:心情點滴
小真是個二十幾歲的年輕女孩,患有憂鬱症,曾經住院過幾次,近年來已漸穩定下來,可以工作,與父母的關係雖然親密卻又常常起衝突。小真常抱怨父母管得太緊,從小到大自己都沒有交友的空間,還曾經因為到朋友家玩回來被父母大罵一頓,即使現在已經長大了,父母常常還是不同意自己與朋友出去。 這次的會談,邀請了父母一起進來,在大家一起談之前,我先與父母談了一陣子,了解了一下父母對於小真人際與休閒生活安排的看法,最主要想了解他們能夠給予這個已經二十多歲的女孩多大的自由度。父母很明確的表達他們對於小真單純的擔心,但他們也知道小真是需要學習更加獨立,因為他們不可能照顧她一輩子。與父母達成他們願意給予小真更多自由的共識後,我請小真進來一起談。但在這過程中,小真卻出現了很多很多的可是,對於鼓勵小真可以自己騎車去跟朋友聚會,小真會說,可是我不認得路啊 ( 但那卻是很容易解決的問題 ) ;對於父母表示願意載小真到跟朋友聚會的地方,然後他們去忙自己的事,小真又說,可是你們沒辦法等我那麼久啦;之前小真說過父母都不讓她騎車,她快悶死了,所以請她自己騎車出去逛逛,小真又說我們那裏沒甚麼好逛,我不喜歡騎車逛的 ….   . 小真對於踏出去其實是害怕的,但又很想,可是她已經習慣躲在自己的安逸小窩,這樣就不會再發生之前被同儕霸凌的狀況,所以她過度假設父母因為過度擔心不讓她出去,好讓自己免於面對獨自跟朋友聚會這件事及可能會有的傷害,並且還可以將沒有自由沒有辦法在人際方面有所拓展的責任推到父母身上,但其實卻是她的依賴與害怕面對改變後的未知 ( 缺乏自信 ) 讓自己不想離開那雖然無聊卻是安逸的小屋 ( 為了維護個案隱私,故事已經過改編 ) 。 . 有時候, 我們抱怨著父母管太多干涉太多總是把我們當小孩子, 覺得很不自由, 但當父母願意給我們多一些的自由時, 我們又退縮了, 給了自己很多踏不出去的可是理由。   . 其實, 真正的是 ~ 我們限制了自己, 還想繼續活在孩子般可以依賴的狀態中, 雖然無聊但卻熟悉,也不必冒險, 然而, 那卻不是我們的真心, 我們的真心是渴望獨立自主自由的。。 而且, 我們也高估了踏進未知未來的危險, 讓自己陷入了過度的恐懼而止步不前。   這篇獻給那些不敢長大卻又渴望長大的 ” 小大人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